欢迎光临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杂志社!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投稿须知 杂志封面 在线投稿 作者留言 联系我们
《农业开发与装备》官网邮箱:nykf@vip.163.com ,欢迎投稿!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主  编 陈巧敏
副  社 胡进鑫
主  任 李 丹
投稿邮箱 nykf@vip.163.com
咨询电话 010-51459908 025-84346221
社  址 南京玄武区柳营100号
刊  号 ISSN1673-9205
     CN32-1779/TH
邮政代号 28-284

土地治理 您的位置:首页 - 土地治理

把土壤污染防治放在更重要位置

已阅:1578

  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率为21.49%,整体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重分别为13.97%2.50%5.02%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重金属点位超标率,是指21.49%的监测点存在超标,严格来说,它不能简单等同于污染面积达到21.49%

  这个污染程度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没必要高估以致引起恐慌,但不能被低估,因为较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19.4%的点位超标率,4年间的重金属污染面又增长了两个百分点,说明污染还在继续扩散。考虑到土壤一旦污染往往不可逆,未来的治理成本和生态压力将相当大。

  更紧迫的是,几大主要粮食产区无一幸免,且重金属污染在不断加重,达到了“较严重”的状态。此前有官方数据显示,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当然最大的危害还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下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会对人体有害。

  现代化的市民更偏爱没有农药、化肥的绿色有机蔬菜,但事实上,土壤污染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伴生物。比如研究提到,矿业、工业、污灌水是主要污染源,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工业城市、城市工业区或城郊接合部的“涉重”工业生产排放区。

  城市化下的市民,购买有机农作物所支付的更高价格,实际上是在为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买单。这种局面说明,城乡都处在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上,土壤污染最终的代价,是由全民承担,没有谁可以幸免。

  土壤污染有个很长的隐藏周期,污染显现并产生致害的后果可能要等数十年,所以一些高污染重金属企业,会堂而皇之地先污染后治理,它让土壤污染变成一场公地悲剧。

  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可以说是对过去环保逻辑的警醒。需要警醒的是,土壤污染潜伏期的存在,意味着即便在当下发力治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过去高速城市化、工业化所衍生的重金属污染源,也未必能有效控制,污染面不排除继续扩大。在这样严峻的格局下,如果还是抱着活在当下、不管后世子孙的思路来换取GDP,会产生严重后果。

  过去经常有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呼声,就在今年8月底,《土壤污染防治法》审议通过,将于明年开始实施。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条文终究只是纸面的约束,要刚性落地还得有严格的配套惩罚机制。比如不能继续抱着谁污染,谁治理的逻辑,不能因为经济效益而对污染有所宽限,发生污染就应该严肃惩处,同时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高压问责。

  面对日益扩散的土壤污染,以及重金属超标威胁下的粮食安全,必须具备长远眼光,将土壤污染防治置于治理格局的更高层级,花大力气实现土壤质量的根本改善。(作者:熊志,系媒体评论员)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