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杂志社!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投稿须知 杂志封面 在线投稿 作者留言 联系我们
《农业开发与装备》官网邮箱:nykf@vip.163.com ,欢迎投稿!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主  编 陈巧敏
副  社 胡进鑫
主  任 李 丹
投稿邮箱 nykf@vip.163.com
咨询电话 010-51459908 025-84346221
社  址 南京玄武区柳营100号
刊  号 ISSN1673-9205
     CN32-1779/TH
邮政代号 28-284

农机合作 您的位置:首页 - 农机合作

浅析青县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已阅:1062

周凤红,李安民

(青县农林局,河北沧州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青县农机服务组织逐年壮大,但是组建及服务模式相对单一,服务组织规模小、经营服务范围单一、组织成员思想观念滞后。尽管如此,其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加速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据此,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政策支持和自身建设等措施,提升农机组织服务水平。

关键词:农机服务组织;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建议

引言

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重点。近年来,青县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逐年壮大,为充分了解青县农机社会服务情况,及其在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近期就青县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现状

青县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5.47 hm2左右,主要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玉米、小麦的耕、种、收环节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57 kW。拖拉机保有量为8 800台,其中大中型(14.7 kW以上)1 725台,配套农具1.4万套;联合收获机875台,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29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81台;排灌动力机械2.6万台;畜牧养殖机械630台。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3.8 hm24.1 hm23.1 hm2;小麦的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为1.36 hm21.36 hm21.37 hm2;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达到98%99%95%95%。小麦的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达到99%99%98%98%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规模

近年来,青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共69家,注册资本5 054万元,入社农户4 900户,从业人员676人,服务农户32 000户,入社经营面积0.8 hm2,作业面积1.47 hm2。拥有各类机具1 093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组290台套,拖拉机配套农具520台套,玉米联合收获机170余台,小麦收获机70多台,资产总值达3 540万元,作业范围覆盖全县11个乡镇340多个行政村及周边市县各乡镇,农机化服务年均收入1 400多万元。

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青县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雄厚,除大田种植外,形成以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93 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13 hm2。在露地蔬菜的土壤耕作、灌溉、果蔬运输等环节进行机械化作业同大田作物基本相同。设施蔬菜的特殊环境,造成对机械的特殊要求,但对于设施土壤耕作、植保等方面来说,机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青县规模化养殖场达570个,养殖小区9个,拥有自动喂料机、青贮机等先进畜牧养殖机械120台套,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饲料加工机械、饲养机械、及畜产品加工等机械设备的发展。农机服务领域正由原来的大田种植,逐步转向这些领域扩展。

农机服务组织组建及服务模式

青县农机服务组织组建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社,数量不等的村民出资购买农机具等设备,并担任股东,其它村民采取土地入社的形式加入,土地权属不变。此类农机合作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收形式开展作业服务,作物耕、种、收的费用均低于市场价格。这样以来,可以将分散的地块集中起来,统一耕、种、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满足了村民生产需要。二是数名农机大户共同出资成立合作社,带机入社的,机具折合成投资比例,合作社收益按投资比例分配。此类农机合作组织所占比例较大,有的合作社拥有自己的承包土地,有的没有承包土地,对合作社成员及其他的同时提供作业服务。像青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青县康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就是这类合作社的代表,合作社均由五人以货币出资的形式成立,每人出资20万元。

农机服务组织的特点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县农机服务组织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

5.1  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小

全县69家农机服务组织中,注册资金从3(含)万元到50(不含)万元的占37家,占据了一半以上;注册资金从50(含)万元到100(不含)万元的有16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有16家。在这些农机组织中,机具数量规模也不大,平均每家有大型拖拉机4.2台,玉米收获机2.5台,小麦收获机1台,并且机械设备品种单一,仅限于耕、种、收等机具。注册登记门槛低是造成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小的主要原因,只要有几个投资户,每户出资几万元,就可以成立一个合作社。

5.2  经营服务范围单一

农机合作社服务范围,大多数是为成员或他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种、收环节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受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发展理念的影响,像农机维修、经销,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几乎没有。并且多数在本县域内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跨区作业的不多,年收入平均20万元左右。

5.3  农机服务组织成员思想观念滞后

农机合作社多数是由农机大户或者资金富余的农户出资成立,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严重缺乏,部分农机服务组织人员思想不解放,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开拓创新、转变观念的精神,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4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是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来制定,但是许多农机合作社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并非全部按照这些规章来制定的,甚至有的基本就没有制定,或者是虽然制定了各种规章,但是并没有按照制度来执行,内部运行机制混乱。

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尽管青县的农机服务组织存在着诸多的缺点,但是这些农机服务组织为青县的农业生产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1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

采取土地入社形式成立的合作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收的方式将零散的地块变成整块方田进行经营管理,土地承包权不变,通过代管土地进行经营,不仅解放了劳动力,加速了土地的流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6.2  加速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农机化水平

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了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青县最早一批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当时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50%左右,经过近十年的带动发展,目前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玉米收获机为例,2007年只有39台,经过十年带动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拥有玉米收获机581台,较2007年增长了1 390%,玉米机收率由当时的不到30%增加到现在的95%

6.3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农机服务组织运营模式,解决了过去土地分散经营的问题,将过去分散的土地进行集中经营,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间接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提升农机服务组织水平建议

7.1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政策及典型案例宣传,选择一些规模大、效益好、制度完善、运作规范的典型合作社,对他们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从而提高各合作社组织的认识,引导他们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等正规的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将组织成员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及经营管理水平,打破他们固有的经营及服务理念,开拓新的服务范围。

7.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制约,这需要工商、税务、土地、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从多方面给予扶持,出台优惠政策,助推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7.3  加强自身建设

农机服务组织应从规章制度、运行机制、规范化操作等多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来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运行,诚信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扩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逐渐发展状大,为青县农业生产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