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德
(商丘市睢阳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商丘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论述了睢阳区农机社会化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现况;分析了睢阳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范管理及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组织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机;社会化组织;发展情况;睢阳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睢阳区农机局紧盯农业发展方向制订农机发展目标。在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近几年的引导扶持,睢阳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数量突飞猛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杂乱无序,规模弱小逐步成长为管理规范,装备能力不断提升的一支农业服务行业的主力军,给农村经济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有力推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及规模化应用。
1 睢阳区农机社会化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河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睢阳区农机管理部门以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机经纪人,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至2018年10月1日,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有39家,入社成员517人,仅2018年一年就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10家。
全区合作社现拥有小麦玉米收获机械410台,大中型拖拉机316台,配套农机具844台(套)车库棚11 200 m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直接带动农机从业人员808人,服务农户82 720户,作业总收入6 111万元、营利收入3 670万元。
2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现况
睢阳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历经十年的发展,现综合评析如下。
2.1 规模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够合理
1)注册数量虽然不少,但装备体系不全,农机类型比较单一,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耕地、小麦机收、玉米机收三大服务类型,全程机械化服务程度不高,制约着农机服务范围不够全面,达不到全托管服务能力。
2)纵观全区39个合作社的分布可以看出,仍有勒马、坞墙、包公庙3个乡镇还没有农机合作社,存在空白点,对于农机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缺失链接处。
2.2 装备水平不高
从农机补贴数据来看,全区39家合作社装备水平与外地市农机服务组织相比均处于低下水平,大中型,高端农机发展滞后,110.33 k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仅有36台,拖拉机仍以88.26 kW以下居多,小麦收获机械仍以2.75 m以下割幅为主,玉米收获机械以四行摘穗式为主,缺少多功能高端收获机械,尤其是植保机械发展滞后。
2.3 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通过对全区现有农机合作社调研,发现有500 m2以上车库(棚),车辆能做到集中存放,具备一般维修服务能力的合作社仅占合作社总量的35%。大部分合作社虽然注册登记手续齐全,但硬件及设施不完善。处于有牌无处挂、有机无处放、车坏无处修、一兜装得下的“漂移合作社”。
2.4 规范化运营存在缺陷
合作社的发展必须要有规范的运行机制,财务管理配件维修等进行支撑保障。就目前来看睢阳区合作社在规范化经营方面不够,完善。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大多数合作社没有正规财务人员,保证不了合作社运行过程中的资产、税务等信息的规范上报,存在极大缺陷和风险漏洞。
3 睢阳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范管理
3.1 抓规划引导
针对全区农机装备相对比较集中的乡镇村鼓励有能力,懂经营的经纪人成立农机服务组织,给予政策业务上的指导。做到注册一个带动一群、服务一片的效果,将散机资源统一整合。
3.2 做好服务,健康发展
对注册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在车辆登记、入户年检方面给予送服务下乡。在信息发布方面建立合作社微信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国家及农机部门的一些涉农信息,引导机手在服务组织的管理下开展订单式、托管式作业服务。做到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有序提升。
4 农业社会化发展组织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1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可以说农机合作社现如今已成为县区级农机部门掌控的一只不发工资、不拨经费、没有资本投入的可用力量和农业服务保障队。尤其是在农机部门推广的新机具演示、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近几年政府下达的农机深松作业、免耕播种、玉米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等项目中都是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在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
随着农机装备体系的完善,耕、种、收、管一体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的托管、代管作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在保障粮食安全工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机械化作业既可以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发展。又帮助了农村留守老人们的收种困难,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为农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4.2 农机社会服务组织成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主导力量
随着国家对创建家庭农场、生态休闲庄园的政策资金支持,这些新兴经济主体蓄势待发,新一轮下乡创业高潮即将而来。农机社会组织无疑将在这波创业浪潮中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等方面为其提供强力支撑。
4.3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装备更新带动我区农机水平向高、大、上方面的全面提升
随着国家在农业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更多农机作业服务纳入了项目支持,这为农机服务组织带来作业收入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向大马力、智能型装备提升的意识。自2017年,睢阳区全面开展农机深松作业整地项目以来,仅2018年全区就催生了二十一家农机合作社的注册登记。新购置110.33 kW以上的拖拉机100余台,安装智能型监测系统200余套,深松机、液压翻转犁等大型配套机具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5 阻碍和束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服务领域过于单一 服务区域过于狭小
缺少业务能力强、眼光高,交际能力广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走出去,这是局限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的合作社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耕、种、收服务范围,缺少走出去经验,还处于只徘徊在睢阳区境内,停滞在家门口作业的困境。可喜的是,在今年的深松作业中睢阳区金裕农机专业合作社开了先河,组织了三十台拖拉机承担了夏邑县500万 m2的作业服务。为睢阳区农机服务组织做出了示范引导作用。
5.2 硬件设施不完备
睢阳区现有39家合作社,没有车库(棚)、办公场所的合作社有20多家。都是只有手续没有存放、维修场所。这成为合作社长远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不利于凝聚机手的向心力,属于典型的“漂移合作社”。
5.3 内部运作不规范
通过调研、全区有一半以上的合作社都没有规范的运行机制,无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这些因素都为合作社今后的长远发展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6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对策及建议
1)完善合作社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对全区农机合作社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登记造册,澄清家底分类指导,完善和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服务实力强的合作社。通过培训服务。查缺补漏,争创一批省部级示范合作社。夯实基础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
2)积极联系国土,税务等职能部门切实用好国土资发〔2014〕127号文、《河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第二十四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等法律、法规依据帮助解决合作社在建设车库(棚)、办公场所时做好农业设施用地报批手续和农机作业服务的免税申报。积极争取农机合作社补助资金,扶持农机合作社良性发展。
3)开展多元化发展,打造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全区农机合作社统筹发展工作中,做到信息共享、构建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等网络体系布局合理,机具配比科学,合作社之间业务合作协调顺畅。不定期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操作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方面的培训。搭建制造企业、经销商、农机服务组织之间的供需信息平台。提倡企业和合作社之间发展交流合作。争取把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成一支服务农业发展、提升农机装备、推广新机具使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一支专业化队伍。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