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菊芳,刘珊珊
(永年区农业农村局,河北邯郸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智慧农业运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现代科技和管理系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循环融合,绿色发展。围绕绿色农业可持续生产,强化推动特色产业产供销一体化,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从种植源头到销售终端对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着力打造绿色发展至高点。
关键词:绿色发展;智慧农业;共生
0 引言
永年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北端,总面积758km2,人口95.4万,耕地5.47万hm2,辖17个乡镇、363个行政村,是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区、河北蔬菜之乡,也是全国农业发展、蔬菜产业“双十强县”、中国紧固件之都和闻名世界的太极之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围绕绿色农业可持续生产,强化推动特色产业产供销一体化,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从种植源头到销售终端对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着力打造绿色发展至高点。
1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园区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王东峰书记对邯郸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绿色环境,建设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从2017年以来,累计评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市级农业园区3家、区级现代农业园区5家,园区覆盖面积1.51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7.7%。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载体,通过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将分散的农户联起来,统一按照绿色标准,加强投入监管,通过农产品追溯系统,加强行业自律,使农业园区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先后涌现出华裕种鸡、企美农业、可利尔种业、广府食品、博远粮油、津日蒜米、孟德食品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龙头企业。通过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共享模式植入,实现了绿色种植、示范带动、利益共享的绿色发展新动能。
2 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发展全程覆盖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农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要点,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2.1 强化行业监管,推进绿色治理常态化
区农业农村局全年全城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全局年出动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检查农药及农资经营门店280家,猪牛羊养殖场360多家,奶牛养殖场2家,水产养殖场2家,蔬菜合作社20余家,实现了监管领域全覆盖。年蔬菜市场例行抽检12次,抽检蔬菜样品102个;同时配合市专项抽检2次,抽检蔬菜样品30个;市监督性抽检1次,抽检蔬菜样品8个;省监督性抽检3次,抽检蔬菜样品38个;“三品一标”监督性抽检1次,抽检蔬菜样品4个,自检速测蔬菜样品3
831个。
通过对养殖场、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屠宰场、蔬菜种植合作社、农药农资门店等监管对象的全方位摸排检查和抽检,极大规范了种养殖及经营行为,促进了绿色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2 加强科研合作,凸显科技引领力
博远现代农业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和邯郸市农科院深度融合,聚焦新科技发展,强化技术转移体系,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绿色发展。园区承担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适合机械化籽粒收的迪卡517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和玉米化控试验工作、省农科院的大豆玉米间作实验项目。
与仁粮(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博远智慧农业文化园,以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河北工程大学教授为技术依托,主要通过互联网系统发展网上认种,市民可在网上按照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认种土地投入品使用,食用自己参与生产的有机产品。这既满足市民参与农业生产的愿望,又使农民分享了来自智慧农业的衍生价值。教授可网上在线解答农民种植中遇到的难题,形成专家与农民互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2.3 绿色防控,建设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
在刘汉乡刘备村创丰家庭农场建立80 hm2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刘固、白塔、刘汉等村666.67 hm2地。通过采用70%噻虫嗪40g+30%醚菌酯悬浮种衣剂25 g,对麦种进行处理,可减少农药使用量31.7%。在西苏镇、小龙马乡、东杨庄镇等3个乡镇17个村建立2 066.67 hm2优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使用四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低容量喷雾机进行秋季化学除草,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中后期“一喷三防”,在减少农药使用量15%的情况下,药效不减,示范区较常规管理区增产9.2%。
2.4 狠抓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持续进行
2018年通过实施净土行动项目在西河庄乡西河庄、河西堡、善寨3个村以及永年区喆兴蔬菜专业合作社、永年县鑫冀源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治理示范666.67 hm2;推广生物有机肥461.9 t,减少化肥使用量,2018年全区推广测土配法施肥5.33万hm2次。农田化肥使用量控制在46 957 t,比去年减少1.6%以上,平均减少用量1 kg/667m2。总用量比去年减少775 t,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到39%以上。
2.5 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洺北现代农业园区牢牢把握绿色可循环农业建设,建立绿色、低碳、环保、可循环生产体系: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机肥。园区内形成了优质粮生产、奶牛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园区内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有效的带动了全区绿色发展。
3 政府主导,市场带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大格局
3.1 成立了职责明确的推进机构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主管领导和有关区级领导为副组长,区财政、农业农村、水利、林业、自然资源、发改、市场监管、环保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做优一产、强化二产、做大三产,推进绿色发展工作列入全年“2698”重点工程推进计划。建立分级负责制,明确专人大力推进。
区委印发《永年区“2698”重点工程推进方案》、《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河北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推进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造林绿化考核办法》、《林木保护办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农业氨氮减排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农业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的工作方案》、《永年大蒜提质增效方案》、《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发展“一村一品”的工作方案》、《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带三创”活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文件,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实施湿地公园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控、两减、三基本”等一系列行动,扎实有序推进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3.2 初步搭建了绿色农产品销售平台
一是利用河北快马电商等电子商务平台,与美食林等大中城市食品超市建立“农超”对接,在网上或京津石实体店推广永年绿色农产品。二是加强宣传提高永年蔬菜知名度,邀请省市电视台对永年大蒜、蔬菜园区进行了宣传报道,组织企美公司等五个单位参加了“第三届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产销对接会”,喆兴牌蔬菜获得品牌农业菜王争霸赛“优胜奖”,进一步提升了永年蔬菜品牌影响力。
3.3 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我区高度重视绿色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绿色认证。区政府制定出台了“三品一标”认证扶持措施和绿色认证奖补政策,给予绿色认证资金支持,鼓励基地、园区和企业开展绿色认证。“永年大蒜”被国家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认证无公害产品11个,认证有机产品113个,注册蔬菜商标12个,粮食类商标7个,其中“喆兴”、“当头永丰”、“企美”、“现海葡萄”获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2017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评面积619.93 hm2,其中张伊葡萄专业合作社基地133.33 hm2,永年区育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200 hm2,格润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286.6 hm2。
绿色发展和品牌建设,主动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广大农民从绿色民展中获得了较大收益,其中永年大蒜在2018年河南、山东等地出现售卖难的情况下,仍于市场高价供不应求,多地来永年考察、学习经验做法。
4 结语
绿色发展为永年农业发展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永年将乘势而上,继续加大绿色发展推进力度,把永年建设成为京津的绿色农产品基地,邯郸市休闲采摘的后花园。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