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兰
(沂南县大庄镇人民政府,山东沂南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经济在繁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启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尤其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农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也不可忽视。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上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掌握,从而促进政务公开。从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
0 引言
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农村的经济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乱收费、乱支出等腐败现象,监督各项资金、资产的使用情况。此外,还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使农民对财务管理工作一目了然,从而有效避免因支出问题引发的矛盾,利于农村的稳定。因此,在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围绕现阶段的管理情况进行改善,从而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
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1.1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到位
虽然,很多农村已经应用了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是作为新鲜事物还未完全得到管理部门及普通百姓的重视,并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基层领导,浅显的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将曾经的纸质财务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用机器代替人力,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信息化的功能并没有全面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财务管理信息的重视度不够,一些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还相对滞后,使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能有效、全面的发挥作用。
1.2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快,相关人才缺口也在增大,对人才的专业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有相应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计算机及网关的相关技能,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制约,在对人才的培训上明显动力不足,当前的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是偏低,缺乏相关计算机技能。这就导致在日常应用中主要是靠引导步骤来完成工作的,而无法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3 信息孤岛问题依旧严重
当前,很多农村已经基本完成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但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了教育、财务等多个领域,但各领域各自为营,并未建立联系,无法有效实现信息数据的统一。这还会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能将信息共享,将会制约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1.4 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相关软件为依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缺乏对系统安全系数的有效维护,财务信息数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或者篡改数据,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另外一方面,各地区财务应用的软件都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的,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性,造成农村财务信息出现信息口径不一,数据存在差异,进而不能有效的进行指导决策。
2
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2.1 强化人们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为了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有效落地,就要从强化人们的认识开始,使其能深刻意识到信息化的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在实践工作中体验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以此推动人们应用信息化的意愿。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强化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加大投入力度,为信息化工作的普及做好铺垫。
2.2 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是工作的灵魂,会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加强培训。第一,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不仅要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增强其责任感,避免因个人疏忽造成账目混乱,还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的培养,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计算机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从而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运行。第二,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招聘。一方面从内部选拔人才,通过不断培训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达到标准,另一方面从外部招聘,招聘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总而言之,要保证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人员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方法刺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将人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3 加强各领域融合
针对信息孤岛问题,政府要加强各领域的融合,开发建设统一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并规范信息化管理的软件类型及标准,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基层信息收集的效率,为国家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另外,政府也要通过政策倾斜或者优惠补贴,鼓励有实力的技术企业进行软件开发,从而开发出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维护成本低的通用型软件。
2.4 加大监督力度
各行各业的管理发展都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来支撑,因此,农村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也要加大监督力度,实行政务公开。第一,要加大基层群众监督,村里的每一笔资金使用,都要在村民组成的财务小组的监督下进行,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要尽可能做到公开。第二,乡镇业务监督,以乡镇为主体,成立由专业化人士参与的财政监督小组,实现财务信息化的优势。最后,借助乡镇审计监督,要定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和监督。
另外,还可以推行财务集中化管理,建立财务管理监督系统,对于财务信息的相关数据及变动,要做到公开、透明,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建立网络监督平台,可结合监督APP、公众号等实现实时监督,以此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采取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一步步的推进。因此,首先要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深刻的认识及认同感,而后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各领域的融合,最后要加大监督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财务信息保障。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