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勤
(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农村局,江苏南京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肉质食品需求量的高升,很好带动地方禽畜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就此,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成为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这其中,严重患病动物无效治疗致死的处理问题,成为科学防病的关键。由此为出发点,系统分析养殖场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成立专门的病死动物尸体无公害处理组织、综合运用各种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措施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病死动物的无公害处理等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0 引言
养殖场病死动物的无公害化处理,一直是社会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病死动物尸体是重要的疾病传染源,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的话,不仅会影响禽畜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威胁到民众的身体健康。为此,务必要高度重视病死动物的无公害处理,确保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 养殖场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存在的问题
1.1 病死动物随意丢弃
目前基层对病死动物的处理,尤其在广大的农牧地区,由于防疫意识不高,普遍存在将病死动物尸体抛至野外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污染禽畜养殖环境,同时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感染埋下隐患。
1.2 病死动物处理不规范
在处理养殖场病死动物的尸体方法上,主要采取挖坑深埋。在挖坑过程中,由于贪图省力、省事、省时或者对病死动物的体积、数量估算不准确,导致所挖的坑深度不够、覆土也较为薄。在这种情况下,被埋动物的尸体极其容易被犬等其他动物刨出来或者下雨天被雨水冲刷从而显露出来,这样就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3 无公害处理流于形式
在养殖场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不懂得消毒常识,误将熟石灰当作生石灰使用,起不到消毒作用。甚至还有的在掩埋后没有对掩埋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导致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消毒。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不系统,对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方法掌握不全面,从而造成焚烧尸体不彻底和深埋不到位,使无害化处理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作用。
1.4 无公害处理成本大
养殖场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使得处理病死动物的费用大大提高。
2 养殖场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改进建议
2.1 成立专门的病死动物尸体无公害处理组织
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环节种类繁多,各工作项目环环相扣,相互联系。为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具体,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无公害化处理组织,实现无公害处理工作的统一调度。
2.2 综合运用各种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措施方法
目前,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可采取的措施方法居多,具体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有:
深埋:这种方式方便实用,使用率普遍较高。具体有:挖坑深埋,很好避免长途运输造成的污染。垃圾场深埋,就近利用垃圾场深埋病死动物尸体。但是,这种方法污染大,政府多不采用。集中深埋,有批量动物致死可尝试集中收集集体深埋。
焚烧:开放式焚烧,换句话说就是在宽阔的场地用木材等燃料进行焚烧,其优点就是成本低,缺点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且有些尸体不容易燃烧处理干净;②固定设施焚烧,场地一般选在火葬场、焚烧厂,采用柴油、提燃气等对尸体进行焚烧,其优点是安全性较高,缺点是成本较高。
发酵:所谓的发酵强调是把动物尸体及其相关产品与相关辅料依照要求摆放,通过动物尸体产生的生物热来实现发酵或分解动物尸体。
2.3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病死动物的无公害处理
动物食品安全一直是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随畜牧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病死动物数量是逐年增多。为此,应对病死动物的处理,政府实际已经出台对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病死动物的无公害处理。比如:《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对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禁止随意丢弃,不能随意处理,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禁止出售、买卖死因不明的动物及产品,对违法规定的给予适应的处罚,要求停止经营,甚至吊销其生产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同样规定,对民众身体健康有威胁的动物产品,要停止生产、销售,给予最严厉的处罚,依法追求其刑事责任。
上述法律规范的执行,对于规范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成效显著。同时,作为养殖户主更应该扎实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合理有效的防病措施,降低养殖场动物感染病患的几率,缓解因病患感染而造成无公害处理压力。同时,一旦发现有病死动物,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处理,禁止随意丢弃。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养殖户主传授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的知识。
3 结语
病死动物无公害处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其中涉及的环节种类居多。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公害处理,对遏制致病菌源扩散传染性疾病意义显著。目前做好此项工作应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专门的病死动物尸体无公害处理组织,实现无公害处理工作的统一调度和综合协调。同时,在处理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千篇一律要求要考虑实际成本问题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而作为养殖户主更应该扎实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合理有效的防病措施,降低养殖场动物感染病患的几率,缓解因病患感染而造成无公害处理压力。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