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高娃
(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与其他森林灾害防治相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其诱发因素是多样性的。一方面病虫害的治理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其影响着林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还肩负着保护林业成果、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担,因此应该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环境
0
引言
因为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可是因为资金投入有限,防治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仪器短缺,使得难以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基于此,应该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深刻意识到其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应深入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1
内蒙古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具有病种复杂、影响持久以及强反复性的特征,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约有二百余种的害虫能够引发森林病虫害。现阶段我国政府乃至于社会各界,不断提高对森林病虫害的“关心”,因此在其预防以及控制上都获得一定的进步。可是因为地域主客观条件的差别使得防治力度强弱不一,有些地区也难以形成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控制机制。这也是突发性病虫害高频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气候条件的原因造成森林病虫害自身的危害性很难被控制。2017年由于春季干旱严重,造成槐树林的春尺蠖虫害,对此内蒙古森林病虫害防治相关部门针对辖区多个槐树林地开展病虫查杀,主要采用药物防治手段,共出动喷洒药车50余台次,滑翔机喷洒16架次。若是不能及时治理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很容易造成槐树的大范围死亡。
近些年来所发生的森林病虫害,一方面给内蒙古的林木行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破坏当地林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再加之人类居住面积的进一步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都是造成林业生态环境不稳定的原因之一。针对内蒙古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这就需要森林管理人员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地缓冲其对林业生态系统的“撞击”。对于森林管理者而言,应维持树木种类的多元性,能够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打下一定基础。与此同时,需要做好树木的管护工作,依据所制定的计划对树木进行砍伐与种植。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林业生态系统能够自行维持其稳定性,通过林业生态系统自身的抵抗能力,进一步降低病虫害对树木的损害。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业资源的开发,林业生态环境的稳定程度与其功能性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为在维持林业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居住环境稳定性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维持林业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的基础上,发挥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人们对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以及进一步利用的同时,森林自身的使用价值也在进一步扩大,已经不只是呈现在木材方面,而是更多的体现在其经济价值。比如,森林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旅游资源,内蒙古的胡杨林,因其辽阔壮美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去游览。还有休闲农业的出现,使得观光采摘也成为某一类增益项目。与此同时,当代人们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消费,所以森林既可以能达到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关要求,而且森林还具有观赏性功能,也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其可以维持林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也可以为地区居民创造十分丰富的经济价值。
第二,有助于维护林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之所以要重视与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其影响范围以及破坏力度被缩减到最低。就森林病虫害来讲,会经过酝酿期、病虫繁衍期以及扩散期,尤其当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会给森林树木带来极大的破坏,要是可以在前期有效抑制森林病虫害的蔓延,进一步缩短虫害的潜伏期降低其损伤力,这有助于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良性循环。除此之外,防治森林病虫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森林树木数量,这是因为当森林树木处在良好的环境下,树木的数量与种类都会获得增加,这也是维持树木种类与数量的作用体现。
3
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森林防火与森林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以种植防火树种为主,借此提高森林防火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确保防火期不与病虫害防治期相重合,结合防火与防治专业队伍,做好培训工作,进而增加森林防火以及防病虫害的工作效率。
第二,森林规划设计与森林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进行林区建设时,首先应对其开展科学有效的计划与规划,而且在规划时需要做好造林调查、树种搭配以及幼苗选种工作,在制定计划时要针对幼林期与成林期,分别拟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案,而且要进行严格执行验收。现阶段内蒙古部分林区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只是建设大范围单一的林木,如果发生森林病虫害,想快速抑制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对林区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搭配好需要种植的树种在对林区进行培育,必须修建大型喷药设备的工作道路。
4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效性的相关建议
第一,推广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在现当下的林业建设中,绿色防控技术,并不只是使用生物防控,丝毫不使用农药,而是两种方式相互的融合,把它们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更科学的方式来解决病虫害在林业当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用药,用药量是多少,什么时间用药这就成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难题。生物性农业药物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其主要是用代谢药物,或是生物当中的活体,针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与发生病虫害之前的防护。此农药跟以往用的只是单纯化学性农药比起来,毒性也要低很多,药效要更加的强大,也不容易有抗药性的产生,对于环境来说污染要小很多是科学绿色的,而且这种合成农药不仅价钱便宜,而且效果也比传统农药要好。
第二,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预警体系。正确科学的病虫害预警措施,可以协助从业人员尽快找出病虫害的踪迹,在此基础上使用恰当的措施加以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治工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设置起相应的预警措施,实时监控自己所负责区域内的全部森林资源,一定要严格依据制定好的程序开展工作并将其落实,从而可以具有针对性地防治病虫害,使用合适的措施减低其对森林资源的危害程度。
第三,普及与推广无公害树木抚育技术。这一点是针对“患病”树木而言的,应及时修剪这些树木的病枝和枯枝,也要把已经感染病菌的植被移除林区,从而可以避免林区其它树木被感染病菌,现阶段内蒙古大部分林区已经能够控制树木病原真菌问题。在未来的林区防治病虫害工作进程中,相关林业部门应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力度。
第四,提高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整个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检疫。因为在进行检疫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与排除森林病虫害,这也是维持森林系统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林业工作者应认真开展检疫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展排查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影响的扩散。
5
结语
总的来讲,与火灾、地震等其他自然灾害相比,森林病虫害因其潜伏期久、感染范围扩速快等特性,是我国林业发展工作的难题。为了确保林业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必须要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注重视程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将其损失损害降到最小,更好的服务于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