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生
(崇义县林业局,江西赣州 兽医师职称论文发表)
摘要:崇义县自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县和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以来,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型、林分状况、经营主体等因素,结合现有林地经营水平和森林资源状况,扎实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工作,通过对崇义县森林质量提升工作调查,阐述了崇义县森林质量提升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崇义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质量;现状;对策建议
1 崇义县森林质量提升工作现状和特点
1.1 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持续增长
崇义县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末的87.3%,提高到2016年末的87.57%,增加0.2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从2012年末的1 386万m3,提高到2016年末的1 609万m3,净增223万m3;活立毛竹株数从2012年末的9 836万株,提高到2016年末的1亿株,净增164万株。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从2012年末的103 m3/hm2提高到2016年末的117 m3;人工杉木林年均立木生长量达到1 m3/667m2以上,天然次生林改造后亩年均生长量从2012年末的0.2 m3提高到2016年末的0.5 m3以上,全县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实现双增长。
1.2 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崇义县林业用地面积17.93万hm2,公益林面积6.27万hm2,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34.9%;保护区总面积达2.94万hm2,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16%。同时,在赣州市城区备用饮水源地建立了阳明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育工作,使崇义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拥有1个国家级、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县。崇义生物物种资源丰富,种群数量庞大,具有独特的物种基因库,县域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94种,无脊椎动物1 364种,高等植物2 843种。
1.3 森林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崇义县为顺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加强森林经营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深入推进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规范林权交易行为,合理配置林业生产要素。至2016年末,崇义培育了一大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森林经营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提高林业经营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林农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体上形成了11个国有林场主导、41个民营林场带动、194个专业合作社示范、大户承包和农户自主经营、林农踊跃投工投劳的新型森林经营机制。
1.4 森林经营典型技术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崇义县积极探索研究杉木林、松树林、阔叶林等适宜南方地区普遍推广的森林经营技术,做好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采取近自然经营的方式,改造0.38万hm2人工单层同龄阔叶纯林成复层异龄阔叶混交林,改造1 333.33 hm2针叶人工林成针阔混交林;采取森林抚育、补植珍贵树种的办法改造天然阔叶次生林0.8万hm2;同时,在迹地更新造林时始终注重营造块状混交林,不造大面积的针叶纯林。
至2016年末,全县天然针阔叶混交林面积恢复到8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4.6%,阔叶树蓄积量达860多万m3,占总蓄积量的58.1%,日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正逐步形成。通过对森林经营成效监测,初步总结了人工杉木林大径材复层林经营类型、天然阔叶混交林近自然经营类型、珍贵树种人工阔叶林近自然经营类型3种较成熟的典型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并在2016年全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会中推广。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2.1 造林绿化空间有限,抚育经营滞后
2.1.1 可造林面积少
从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全县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稳定,森林蓄积量呈上升趋势,森林质量较高。但是崇义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林地资源有限,森林覆盖率为87.54%,已竭尽极限,通过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的空间不足。
2.1.2 未抚育中幼林面积多
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4.36万hm2中,中幼龄林面积达3.44万hm2,占人工林面积的78.9%;其中15年以下的人工杉木林有2.12万hm2,25年以下的人工松树林0.94万hm2,25年以下的人工阔叶林0.38万hm2。这些人工中幼林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林木竞争剧烈,急需加大抚育经营力度,释放林木生长空间。
2.2 森林经营存在短期行为,经营主体经营意识不强
2.2.1 缺乏森林经营长期规划指导,存在短期经营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崇义县一直没有编制执行可操作指导全县林业工作的森林经营中长期规划,部门单位或林权单位存在短期经营行为。在对天然阔叶林的经营目的不明确,经营思路不清晰,经营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市场上普遍存在哪种树好卖就砍哪种的现象,经营粗放。有些天然阔叶林经多次采伐后,改种为针叶林,或退化为阔叶次生林。
2.2.2 认识上存在对人工促进天然阔叶林培育的误区
部分经营主体对阔叶林采伐政策存有疑虑,认识不到位,自主经营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喜欢营造“短、平、快”的杉木林和周期短的毛竹林,致使有些竹阔混交林被改造成毛竹纯林。部分经营主体以各种名义试图将天然阔叶林改造为人工林,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2.2.3 天然阔叶林近自然经营的技术理念林农一时难以接受
目前,崇义县通过划定生态公益林范围,以及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天然阔叶林进行严格保护,并总结了较成熟的天然阔叶林近自然经营技术,制定了阔叶林森林质量提升技术线路。
3 对策与建议
3.1 准确把握着力提升森林质量的形势任务,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3.1.1 科学规划布局
结合崇义林情实际,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科学规划全县森林经营布局。一是要科学地编制《崇义县森林经营长期规划》,明确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总体思路和经营策略目标,造林、森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森林经营建设规模,以及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措施[1]。二是要积极抓好崇义县11个国有林场和所有集体林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通过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明确森林经营的具体措施,如造林、抚育、改造、采伐、管护等,严格按照方案实施,确保每年的任务都落实到各个山头地块[2]。三是要精心组织开展以乡镇、行政村、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为单位的非国有林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工作,通过林业工作总站指导和帮助林农开展简易的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和好的推进措施,由点到面,引导全县林农有计划地、有步骤经营森林。
3.1.2 全面提高造林质量
对集中连片面积6.67
hm2以上的造林,按阔叶树混交不低于30%的比例,适度营造针阔混交林;对夏蓉高速公路及省道两旁可视范围内的山场,采取“留阔补阔、留阔补针”等形式,按照近自然经营技术实施林相改造;对“矿山复绿”等困难立地造林,要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属石壁山、土层瘠薄生态脆弱的林地,实行封山育林。
3.2 切实完善着力提升森林质量的政策措施,为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提供坚强保障
3.2.1 完善采伐政策
正确处理森林采伐与森林培育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采伐利用促进森林质量提高。一是建立新型森林采伐管理体系,有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全周期、多功能的管理。二是科学制定并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开展天然林抚育,严格控制皆伐,推行径级择伐等方式。三是实行宽严相济、放管结合的采伐监管政策,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做到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四是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不合理采伐破坏森林资源。
3.2.2 抓好示范带动
加强森林经营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充实和稳定基层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县林投、林股公司,各乡(镇)要按照铅厂片、长龙片、关田片和过埠片等4个片区,重点筛选一批精品示范点。根据其经营目的,进一步加大经营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森林质量提升样板示范体系。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建成60片示范林;到2030年底,建成示范林100片。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