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杂志社!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投稿须知 杂志封面 在线投稿 作者留言 联系我们
《农业开发与装备》官网邮箱:nykf@vip.163.com ,欢迎投稿!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主  编 陈巧敏
副  社 胡进鑫
主  任 李 丹
投稿邮箱 nykf@vip.163.com
咨询电话 010-51459908 025-84346221
社  址 南京玄武区柳营100号
刊  号 ISSN1673-9205
     CN32-1779/TH
邮政代号 28-284

三农论坛 您的位置:首页 - 三农论坛

泉州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已阅:1038

陈菊祥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福建泉州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农村现代化发展也在不断提高,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与促进农村发展,因此,就需要充分结合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发展措施,从根本上实现促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基于此,针对当前泉州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结合实际问题存在的原因给予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议

引言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上世纪末以来,各级领导极为重视。20166月份,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的意见》(泉委办发 [2016]23号)文件,一年多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泉州市的村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客观困难和实际问题,但由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个系统性的,全面性的大难题,虽经各方努力,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象依然存在。

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发展集体经济的可利用资源

大多数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将资源资产全部分配到户,有的村虽留有一定的集体资产,也一次性收取了承包费,将资产长期发包,集体没有可持续性收入。地处山区的部分村庄,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匮乏,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来源。

1.2  缺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济能人”

受市场经济影响,特别是在贫困山区乡镇,面对农村干部待遇低、集体经济成“空壳”的现实状况,许多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有闯劲的能人纷纷外出务工创业,现任农村干部年龄大,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重,疲于应付,发展集体经济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一方面是农村“两委”带头人后备人选缺乏,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导致在家人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人才培养缺乏激励机制,无法有效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加入后备干部队伍,导致村干部后备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农村“两委”带头人思想观念陈旧,学习能力较弱或者不愿意学习,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缺乏把握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和抓好村上发展的能力。最后,农村干部队伍的家族化导致党组织的威信降低,如以前农村党员发展时家族化现象较为突出,客观上说存在“一个村都是沾亲带故”的原因,但也有干部心存偏私的原因,加上一些干部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淡薄,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等惠民项目中优亲厚友、与民争利,激化党群干群矛盾,导致党组织的威信降低。

1.3  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大都集中在城郊和市郊,班子成员稳定,集体经济舆论氛围也好,办法多,发展快。而有些工副业发展滞缓村,原有的收入渠道趋于萎缩,缺乏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村集体没有可以对外承包的土地,村收入只能靠上级补助作为唯一来源。原来的遗留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成为村庄新一轮发展的包袱。

1.4  多数干部仍存在认识不足

在实际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不统一,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同时对于怎样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也存在认识模糊的情况,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多数个体私营类经济发展的兴趣较高,而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而言,仍存在缺乏积极性、难以调动农村集体共同发展等情况,这时就会造成农民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产生误解,最终就会促使该类因素成为阻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原因分析及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发展好的例子分析,如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一都镇美岭村村财年收入可以达到3 000万元,关键是选好班子,找准路子,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服务换创收、以出租换收益,坚持多元化发展。

2.1  提高认识,营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舆论环境

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资金收入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保障。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于促进城乡发展而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可以有效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需要基层干部、相关政府给予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相应的重视,并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对优秀的农村干部大力弘扬,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营造发展集体经济无上光荣的浓厚舆论氛围。

2.2  构建完善的建设队伍,促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提高

建设一支优秀的村级干部队伍,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村为单位的领导班子需要充分起到带头作用,并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更加合适的带头人。并且在选择人员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选配村干部,同时还需要有效提高对于农村经管干部的配备和培养,从根本上确保其可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2.3  因地制宜,制定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

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因情制宜,因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加强旅游开发,山区村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平原村发展观光农业,花卉产区发展花卉旅游业。

2.4  充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管理体系

第一,需要构建出具备责任、权益、利益捆绑的集体产权管理制度。通过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农村产品销售时需要规划好实际营销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营销工作;第二,需要制定出科学的集体产权管理制度。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产权所有权未规划到国家水土所有权当中,同时也会出现农村产权所管理的水土所有权在当地管理部门手中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因此就需要通过对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的方式,来增加村民对于集体产权管理工作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同时,农民是推进改革的主体,改革中涉及的重大事项,必须让农民做主,由农民群众民主协商决定。

2.5  充分改善农村环境

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促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需要充分改善农村环境,并制定出完善的措施,从而可以有效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进行。在改善农村环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防治体系,减轻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现代社会出现水土流失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这一因素就会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防治体系,对泉州农村流域沟道下切、山体山脉和溪流侵蚀等方面进行治理,从而可以有效实现降低山洪灾害的作用。第二,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通过造林措施,封禁治理,提高泉州市农村林草覆盖度,有效拦蓄水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第三,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针对泉州农村集体综合治理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生产及生活环境,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此外,为了可以有效实现促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需要相关政府给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应的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改善农村环境,具体改善的农村环境项目主要包括:种植、畜牧、林业等多个部门,同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做好协调、加强分工与合作,技术人员需要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充分做好统一规划,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

2.6  充分调研,谋划发展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各村不同情况,详细摸清各村资产底数,制定不同发展方案。根据当地发展情况,一是针对已拆迁结束的淮上村,由于基本上没有发展空间,建议在A区西侧改建门面房,由村集体管理;二是区分目前以农业为主村的不同情况,如:村境内正在建设长淮卫大桥,即将建设中环线,下一步建议开展征地工作时,给村集体保留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停车场或以土地入股物流、餐饮等行业。泉州农村境内一窑厂目前用于拆迁企业使用,基本没有什么收入,短期如没有拆迁计划,政府是否能协调由村建设厂房出租,如有拆迁意向,下一步土地入股,使村集体以后拥有房产出租收入[1]

2.7  利用农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通过农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提高农村经济与农村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模式,就需要充分运用农村的特色来实现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第一,全面提高对新农村的建设。在提高对新农村的建设时,需要相关政府为新农村的建设下拨建设资金,并帮助农民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同时资金内所包含的项目还包括农村旅游的民宿、厨房、卫生间等,帮助农民为旅游行业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还需要确保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保持农村的地方特色,将农村特色与农村旅游紧密相连,从而可以在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宣传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的未来发展;第二,全面提高对农村特色的保护力度。为了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充分运用农村特色与农村独有的风景,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对农村特色及农村独有风景的保护力度,针对特色与风景划分出相应的生态园区、产品产销区、景点管理区等,同时还需要针对农村特色进行科学的规划,并针对实际旅游也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宣传环境保护理念,从根本上降低出现因农村旅游而造成农村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并以还原大自然、建设新农村等为核心理念,全面推动农村经济与农村旅游行业[2]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国民生活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农村人口仍占据我国总人口的70%—75%,随着现代中国的发展逐渐将发展建设的重心转到新农村的建设中,而发展农村旅游行业是近年来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发展农村旅游行业不仅可以有效构建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现如今农村旅游行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趋势下,已经为现代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这时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可以有效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并为农民的未来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此外,因为长时间以来农民主要是通过务农或务工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而单一的务农或务工不仅无法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也会造成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差异,这时就会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农村旅游行业可以将农村经济发展统一化,并为农民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这时不仅可以实现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以便能够为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从而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利用乡村旅游刺激农村经济发展,并能够将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行实现[3]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