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占光
(淮南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淮南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随着农村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农机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农机技术的推广能大幅度提高农村农业生产量,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农机技术的创新为农村农业带来一场新革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不断更新的新时期,要注重关于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研究,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范围大、程度深才能提高农业效益。先总结了基层农机推广的重要性,并结合淮南市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解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存在问题;对策
0
引言
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农机的制造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农机的功能、种类、数量等都有上升,农机在农作物催芽、育种、种植、灌溉、植保、收获、烘干及深加工等各环节都已突显农机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农业生产不断地从人工过渡到机械化。对于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农业生产机械化不仅使农民能从繁重的体力中解放出来,更能提高播种、植保、收获等环节的效率和质量,批量的进行农产品的播种、灌溉、植保、收获,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主要由农机推广部门负责,对农民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示范等,让农民体会到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的高效率、高质量,促使农民接受新型农机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1
基层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必须跟上时代进步,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如果农业生产一直落后,一味地原地踏步,传统的农收方式将白白损失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生产产量、效率较低。农机是农业生产的所有阶段都应运用的,因为先进适用的农机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用较低的生产成本创造较多的生产产量,减少人力物力浪费,为农民带来发财致富的机会。而农机技术的推广能加大基层农业使用农机的范围,增加农机的使用率,提高农村的生产经济效益,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而促进国家的强盛。农机技术推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作物产量、质量,例如做到更科学、精准的浇水、施肥、收割,在雷雨等恶劣天气前及时将作物收割入库等。农村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农村农业也必须加以改进,通过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更大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培训机构缺乏稳定性
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背景不同,有不同的心理,部分工作人员工作不积极,只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个暂时停泊的地方,人心不稳。而农机推广培训的工作的主要职能是为农民进行示范、指导、技术推广,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属于无偿服务。致使工作人员从心理上不积极,培训工作完成度低,工作热情低,进一步导致培训机构缺乏稳定性。
2.2
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培训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实践性等。农机培训目前的硬件设施水平较低,只能通过书本和讲解等进行知识的传导,不能吸引农民的兴趣。且提供的知识不够系统,提供的知识培训达不到全程机械化。且培训人员不能进行实地示范,培训的内容在面对多种农作物、种植环境时,可能并不是都适用,使农机培训工作的实践性、适用性大大降低。
2.3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不足。培训人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培训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积累的农机方面的知识较少,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不能够较好的讲解,造成培训效果较差的后果。专业技术人员并未及时学习新的农机方面知识,对新型农机型号、操作方式不熟悉,或者较长时间不进行农机操作,无法提供正确的、全新的、实用的培训。因为培训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不同,使得分工、协调工作难度大,甚至一部分培训人员没有培训他人的能力,缺乏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
2.4
农民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民本身的限制,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不太能理解不同的农机的区别等,关注不到各种农机对农业生产的帮助,只是关心近期收益,对于购置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较消极。相对于早期的农机,现在的农机类型、功能较多,适用场所、价格水平也都不同,使推广培训机构的推广培训工作难度增大。所以农机推广培训部门要了解市面上各种机型的信息,提供给农民更易懂、准确、科学的讲解和示范,使农民有更好的选择,提高农机的使用率。
2.5
土地限制农机的推广
目前大多数的土地使用权都是个人所有,一家一户的单独经营,土地分散且狭小。而大型农机需要较大的工作空间,所以土地狭小就限制了大型农机的使用,阻碍了新型农机的推广。每家每户之间的沟通并不紧密,播种、灌溉等也不是同时进行,甚至种植的农作物也不是同一种,使先进适用的农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
新时期提高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
注重推广培训部门和生产厂家协调作用的发挥
注重推广培训部门和生产厂家协调作用的发挥,推广培训部门和生产厂家之间的交流密切,不仅可以使农民购买农机时更方便、更有保障,还可以提高生产厂家的销售量并提高推广培训部门的业务水平。因为是厂家直销,避免了中间商赚取资金,且保证农机类型的齐全,在为农民减少了资金支出的基础上,使农民所购买的农机有保障。
3.2
提高农机推广培训人员素质水平
目前的农机专业培训机构少、水平较低等,使农机推广培训人员的能力有好有坏,部分农机推广培训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低,知识积累浅薄,且缺乏实践能力和经验。而农机却在不断地更新,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类型、新功能农机面世,所以又造成了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积累跟不上农机装备的革新。所以农机推广培训部门应当带领农机推广培训人员到农机生产一线,直接看到农机的内部结构、生产流程等,并定期进行培训,更新推广培训人员的农机知识,了解农机的新改革、新趋势。如果推广培训人员发现了农机在市场上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向厂家反应,促使厂家调整、改进农机的内部结构等。
3.3
加快农机推广培训组织整合
农机推广培训机构之间要增加联系,例如农机校与农机推广站,就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农技推广人才,进行农机推广培训。结合到一起,不仅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减少资源的中途流失,还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好的协调培训人员,明确责任归属,提高农机推广水平。结合后的培训机构能给予农民更全面、更高水平、更科学的技术指导,使农民直接受益。
3.4
引进农机化网络系统,注重技能方面的培训
农机推广培训工作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型的网络技术,利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存储更多的农机知识,构建知识库、交流平台等,及时的进行知识传导、储存、更新等,让信息更加容易被人们找到,更快的在全国的农机推广培训机构中传输。利用网络技术表达培训内容,如多媒体、网络模型等,让培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在技能方面的培训。
3.5
农业机械的推广和研发相结合
农业机械的推广和研发不能分家。农机推广机构可以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民更好的看到农机的操作方法、操作场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推广的同时要采集农民对于农机提出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农机研发机构,农机研发机构再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促使农民能拥有更科学、实用、适合、耐用、易操作的农机产品。结合实际问题使农机研发部门能发现农机在设计过程中发现不了的缺陷,并及时改进,更好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4
结语
通过上文,不难看出农业机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能有效的促进农村农业机械化,促使我国完成农业发展的目标,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缩小城乡差距都有很大的帮助。先进适用的农机的推广能使农机被农民接受,农民开始、持续使用农机,使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去从事二三产业。合理有效地使用农机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为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农机的推广工作必须得到社会、国家的更多关注,国家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就能促使农机推广水平得到提升,促使农业机械的覆盖率、使用率逐渐上升。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