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淑
(麦积区园林管理局,甘肃天水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当前,民众对生态环保绿色居住环境的要求愈发高涨。为建筑满足民众生活要求的园林,做好做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和关键。就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从做好工程后期养护管理,以养护提升施工工程品质;规范施工工程流程,提升绿化施工质量;加强园林施工技术指导,注意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严格施工项目监管机制,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控制;管控好施工影响客观因素,确保绿化工程施工顺利完成等几个方面做重点阐述,为后期提升园林建筑质量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监理
1 概述
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居住环境的要求上更加看重舒适感,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此,近些年,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国家相继加大建筑投资。但是,由于监理工作的漏洞,而导致园林工程质量频出问题。当时下,加强绿化园林工程建设,做好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有着更为紧迫的现实需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管理好工程质量,对园林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方面谈谈笔者在施工管理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1 管控好施工影响客观因素,确保绿化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施工过程中,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对工程施工效益的影响较大。为此,而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必须要有一个提前的心理预期。
其一,植物的选择要合理。绿化用的植物,要有适栽性,能体现出适地适树,以确保栽植后的高成活率。就此,一方面考虑土壤要素,满足栽植营养需求。另一方面规范栽植技术,合适栽培方法,选栽好株间距,以确保栽植植物的高成活率。
其二,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建设期间,注意苗木质量,掌控好施工工艺,严格工艺标准,保证造景用的乔木、灌木、草皮、地被等等,均能达到景观施工效果期间,有草木质量不达标,应该及时推广。施工工人技术不合格的,及时组织培训,避免因技术工艺、工人素质等而影响绿化质量。
其三,做好施工现场管理。高质量的园林工程建设,不仅关乎工人素质、施工工艺,同时还有赖于现场施工的高质量控制。要布局好排水系统,不至于园林有积水出现。要管理好土壤,结合各项指标的测定,掌握土壤的松弛度、酸碱度等等,保证各指标利于园林作物生长。
2.2 规范施工工程流程,提升绿化施工质量
施工前,要根据环境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法,以大大提升施工质量:
1)基础设施布置,开始施工前,对铺设设备、施工环境等等,都要有详细的掌控和把握。各设施的布置,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做到先铺设地下,比如:管道、线路等等,而后过渡到地上工作。
2)地表植物设计,在覆盖地表植被的过程中,要秉持由高到低的原则,配置好高大的乔木类植物,再将花草种植其间。
3)绿化植物种植,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中,做好交接工作,施工人员要对整体工作流程进展有所了解与掌控,这样在进行工序和技术交接的过程中,才不会因为理解的偏差而出现质量问题。
2.3 加强园林施工技术指导,注意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注意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绿化园林施工的技术指导,对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极为重要。为此,应做好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注意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有序、高效完成。
2.4 严格施工项目监管机制,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控制
推行项目经理管理制,例行严格的监理制度,均衡好施工方与业主间的利益关系,保证项目施工的透明、公正、公开。此外,监理制的落实,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5 做好工程后期养护管理,以养护提升施工工程品质
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流程规范,是确保施工工程有序进行的保障。而后期工程的养护管理,同样为关键的环节,是提升施工工程品质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此,应聘用专业知识水平高、技术涵养丰富的管护工人,合理调控土壤养分含量、做好病虫害预控预案、高效应用施工用肥,不断总结后期出现的各种养护问题,对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 结论
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建筑学、生物学、艺术学、管理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建设事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更是融合了水景、园路、给排水、造地型、绿化植被等多项内容,可以说期间任何一项内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后期的造林景观。
综合上所述,好的园林施工工程,至少在这几方面上应下足功夫,协调好施工影响客观因素、选栽适栽性强的植物、严格控制施工工艺、规范施工工程流程、加强园林施工技术指导、严格施工项目监管机制、做好工程后期养护管理,这样步步相扣、每环节不松懈,才能建造出群众满意的园林绿化工程。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