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杂志社!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投稿须知 杂志封面 在线投稿 作者留言 联系我们
《农业开发与装备》官网邮箱:nykf@vip.163.com ,欢迎投稿!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主  编 陈巧敏
副  社 胡进鑫
主  任 李 丹
投稿邮箱 nykf@vip.163.com
咨询电话 010-51459908 025-84346221
社  址 南京玄武区柳营100号
刊  号 ISSN1673-9205
     CN32-1779/TH
邮政代号 28-284

农机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 农机管理

探究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的应用

已阅:1593

梁芳梅

(柳城县沙埔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柳城  农业技术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广西柳州是我国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生产区域,在甘蔗种植方面,双高栽培技术能够达到高产的目标。就甘蔗双高栽培技术,系统地探讨甘蔗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流程,结合相关表格数据,从多个角度论述该技术的相关内容与优化应用,为甘蔗种植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方案。

关键词:甘蔗;双高栽培技术;柳城县

引言

甘蔗作为一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的广西种植范围较广。且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类作物,其不仅能够应用于蔗糖制作,更能够提供乙醇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甘蔗作物的栽种过程中,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其中双高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

广西柳州的甘蔗种植发展现状

广西的甘蔗种植最早由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本世纪初到现在,广西柳州地区的甘蔗种植区域上涨了近九倍,由原始的1 333.33 hm2增长为1.21hm2,而进厂原蔗则达到了4.15hm2。截止去年,柳州市凭借60t的产量,也一跃成为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甘蔗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全市的甘蔗品种主要有台优、柳城03/113705/136等,其中良种的占比可达八成以上。20142015年期间的新榨季,全市进厂原料甘蔗量超越41t、产值增长至3.7 t/667m2,柳州市的工业产值实现2.33亿元的突破,使甘蔗生产者的年收入超越1.73亿,这是我国甘蔗种植产业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2.1  种植选择

1)在品种方面的选择。首先保证甘蔗品种的含糖量以及高产情况,生产者应尽量选择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才能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农作物产值。可供选择的品种有桂糖294042等双高新产品,都可作为首选品种。

2)在种植区域的选择。应保证土壤的厚度与种植区域的灌溉条件,同时土壤的肥力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其中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是最佳选择,结合相关施肥及防治措施,能够有效促进甘蔗作物的种植效益。

2.2  种植管理技术

1)生产者可选择机械化的整地方式,保证松土程度达到土壤的50 cm深。翻地的过程是使土壤与阳光接触的过程,能够达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植沟的标准为垅深40 cm,最佳垅距为120 cm

2)施肥方面的要求可如表1所示,在实际种植中可供参考作用。

甘蔗种植中施肥方面要求(参考)

基肥要求(667 m2

追肥要求(667 m2

农家肥

1 0001 500 kg

尿素

4050 kg

磷肥

75150 kg

钾肥

1015 kg

钾肥

2025 kg

(甘蔗专用复混肥)

75100 kg

(农家肥)

1 0001 500 kg

尿素

1520 kg

甘蔗专用复混肥

75100 kg

——

 

3)关于秧苗的处理,在种茎选择时,可选用无虫害无混杂情况蔗茎,普遍来说每段蔗茎应有23个蔗芽。甘蔗作物的种茎应用3%5%浓度的石灰水进行浸泡,时间可控制在1224 h之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把控。

4)在播种的过程中,可选用双行接顶型或品字型,将蔗芽分成两侧进行基肥覆盖,种植的土壤厚度应为34 cm,可履行“深沟浅种”的原则。

5)若播种时期的天气较为干旱,生产者可淋足水分后进行覆膜操作,选用的塑料薄膜以0.0080.012 mm为最优,宽度可选择为40 cm。在地膜的铺设过程中,应使地膜与地面贴合,做好拉紧与铺平操作,将地膜两边与地面之间压实,光面要超过20 cm。这样在外界气温达到20℃时,大部分蔗苗能够生长出叶,此时生产者可揭出地膜,并将地膜清除生长区域以外。

6)甘蔗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补缺环节与追肥培土工作两个部分。在补缺环节中,如果垅上的植株间距达到40 cm以上,那么生产者就要及时进行补缺工作,可选用已培育好的秧苗,在移植之后要进行浇水培育。对甘蔗种植的追肥培土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在甘蔗秧苗的拔高阶段,若植株的高度小于70 cm就要进行及时的追肥工作,施肥部位可控制在植株根部10 cm距离较为适宜,松土深度在710 cm左右,将培土的高度控制在20 cm后,再使用除草剂进行封闭操作。

7)虫害防治工作。甘蔗植株的虫害主要包括螟虫、金龟子与金针虫等,其中螟虫是较为常见的甘蔗植株虫害。针对螟虫的防治措施可如下所示:首先要选择不易发生螟虫害的甘蔗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若发现患有螟虫病害的甘蔗阶段,要及时的看下销毁,避免种植区域的大面积感染,通过药剂喷雾等形式,对其他未患病的植株进行防治。在螟虫灾害的高发期,生产者可使用阿维菌素与氟虫晴等药物进行防治,在甘蔗植株的根部使用3%克百威颗粒或3%辛硫磷颗粒等药物,与所施肥料进行混合后喷洒,能够有效的防治螟虫。

8)病害防治工作。由于甘蔗作物对外界生长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故影响甘蔗生产的病害种类也较多,如赤腐病、虎斑病、黄斑病等,针对这类植株疾病,可采取如表2中的防治方法。

甘蔗种植病害防治(参考)

病害种类

阶段1

阶段2

备注

赤腐病、褐条病、虎斑病、梢腐病、黄斑病、眼斑病

(砍种时)50%多菌灵的500倍液浸种消毒10 min

56月)50%多菌灵100 g炳森锌或百菌清100 g(加水50 kg);57/次;34

配方施肥、注重种植区域的除草工作

凤梨病

(砍种时)50%多菌灵的500倍液浸蔗种10 min

做好排水系统

黑穗病

(种茎消毒)50%多菌灵500倍液浸蔗种10 min

要及时处理病株,并集中销毁防止病菌扩散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的优化应用

3.1  加大扶持力度、扩大种植面积

在推动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的生产者进行政策上的帮扶,使甘蔗作物的种植面积得以扩大。有关部门可派遣基层推广人员,将双高栽培技术宣传到甘蔗生产区域内,再通过建设资金的扶持与政府补贴的保障,为全市的甘蔗种植提供支持。

3.2  推动甘蔗种植的机械化发展

现代社会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推动农业种植的现代化是时代的需求,由于广西的甘蔗种植区域大多存在一定的坡度,且坡度约为13°,故推动甘蔗种植区域的机械化也会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组建专业的甘蔗生产机械队伍,引导甘蔗生产者开展机械化作业,并通过机耕补贴的形式,鼓励生产者引进生产机械。

3.3  启动甘蔗保险试点产业

由于甘蔗作物的种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多,如病虫害及市场价格波动等情况,都会为甘蔗生产者带来经济风险,而一些小户型的甘蔗生产者,对于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在此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有关部门可制定相应的减灾扶持政策,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种植保险机制,以保险的形式为种植户提供保障,尽量缩小甘蔗种植的风险,才是对该产业的有效扶持手段。

3.4  加强种植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

甘蔗作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水资源灌溉,在广西柳州的甘蔗种植区域,由于水域环境较为复杂,通过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来保证农业生产灌溉工作的质量,也是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保障。在甘蔗种植区的秋旱及春干问题上,增强甘蔗的灌溉面积,建立专业抽水队伍的应急机制,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旱灾损失,有利于我国甘蔗产业的发展。

结语

甘蔗种植产业是一项经济性较强的产业,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政府对于甘蔗种植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广双高栽培技术在甘蔗种植中的应用,同时对农业生产者也要做好生产技术的培训工作,使我国的甘蔗种植产业能够呈现出规模性的发展趋势。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