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
(古浪县大靖镇人民政府,甘肃古浪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我国是标准的农业大国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业机械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业机械信息化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收入带来了极高的收益,所以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根据调查显示,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信息化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很多地方政治机关对此的认知不够深刻,导致了在基层建设中推广农业机械信息化困难重重,除此之外,现代化推广手段的缺乏也是阻碍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将深入探讨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及问题,尝试着研究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促使我国的农业建设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信息化;解决对策
0 引言
农业机械信息化是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纽带,是推进效益农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而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以农民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一次科技信息传播过程,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的必然趋势。如何让农民们能够接受农业机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变化以及如何处理农业现代化给传统农业带来的变革,是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 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困难及问题
1.1 基本国情特殊,没有形成制度
我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黄土地就是中国农民的安家立身之本,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农民对农业有着一种固执的情怀,他们不允许他们没有进行深入了解的事物侵入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农业机械信息化的主要推广对象就是农民及其他的农业工作者,没有取得农民的信任就使得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变得非常缓慢。另外农业机械信息化是在03年引入我国的农业发展的,起步较之世界上的其他农业大国而言,算是很晚的了,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做好充份的准备,基础薄弱,基本国情带来的阻力不容忽视。缺少农民的支持,地方政府对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知又不到位,想要形成稳定有效的相关制度是存在很大的难度的,没有形成相关制度,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就不能够科学稳定的进行。
1.2 没有灵活运用传播推广手段,缺乏交流平台
信息传播是需要媒介和传播途径的,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高效率的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然而因为地方相关部门对农业发展的不重视,导致了在宣传的时候不够用心,并且没有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手段传播推广农机信息化建设,对于农机推广的相关网络技术还处于很初级的发展阶段,不仅缺乏网络交流平台,甚至还有很多农民包括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对农业机械信息化都没有一个清晰的基本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制约,使得它没有得到及时的普及和推广。再加上目前我国建立农机推广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只是由各县、区级等地方的农机推广站组成的,相较于整个农机推广体系,不仅范围非常小,信息来源有局限性;更要紧的是乡级农机推广力量薄弱,农民群体最集中的区域反而没有成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宣传主力。
1.3 相关的农业技术型人才缺乏
我国的教育发展快速,与国际的接轨也越来越紧密,也正是因为如此,家长都偏向于让孩子去学习那些新颖的专业,这就造成了农业类专业的人才流失,很多农学院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又不够,经费和资源的短缺导致了学习农学的人才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再受到传统职业观的影响,新一代的青年对农业相关的工作是排斥的,他们不愿意再从事那种面朝黄土的工作,他们更愿意从事体面一点的工作,甚至有人认为农民这个名词是对他多年教育成果的一种否定。在教育的源头上造成了阻碍,就是影响了农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就没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就会失去生命力,在21世纪,人才和技术是最宝贵的资源,没有了人才,农机就没有持续发展以及创新的可能性。
2 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2.1 将农机推广尽快形成制度,向基层农民宣传农机的基本概念
想要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在基层建设,就必须由地方政府出面形成科学稳定的制度,包括国家补贴和生产保障等制度,有了安全保障,就能让农民以及农业工作者明白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最终受众是自己,消除他们对新技术的排斥心理,政府可以派遣专业人士地给那些老一辈的农民们讲解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好处,最好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不需要掺杂什么专业术语,就是让农民们明白这个农机推广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就行了,然后在农民们开始亲身体验的时候,向他们介绍农机的基本概念,让他们对农机有个大概了解就成了。取得了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基层民众的信任,就意味着农机在中国农民心中的地位提升,减缓了现代农业科技对传统农业的冲击,让农民们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来完成农业的转型,并对应用新技术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有一个准备的时间,能有效地避免意外损失,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就相当于减少了农机推广的阻力,使其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基本国情带来的影响我们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完全修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温和科学的手段来让它的影响降到最低,最重要的是要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保证农民们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
2.2 构建网络平台,拓展相关信息来源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宣传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建立专门的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网站,搭建信息网络交流平台,还可以尝试着与外国的农机宣传网站联通,拓展信息获取渠道,依据基本国情吸取那些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的国家的经验,取长补短,最好是能够形成当前比较热门的社交类网站,让对农业机械信息化感兴趣的人可以从网站上向各国对此非常有研究的专业人士请教探讨,最好是能在网站上增加农业机械信息化相关的科普新闻,让网民们了解最近又有什么新的农业技术投入使用、或者是哪个地方因为完成了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在世界上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推广程度和效率是怎么样的等新闻,既能增长见识,又能让网民们全方位了解农机的现状,及时获取相关资讯。农机宣传网站最好是由中国官方来构建,可信度和信息安全度都能有所保障,也能向农业工作者表明国家对农机推广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构建网站的时候,要确保信息安全问题,对于上传到网站上的消息必须严格把关,杜绝任何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发生,只有保证了网络环境的安全,才能够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大力推进农机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开创农机推广工作新局面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途径以及引导农机推广系统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农学专业的教育投入
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农业机械信息化绝对不会是昙花一现,它即将成为影响人类农业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彩绘,它拥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就需要有更多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来进行继承和创新,让它能走得更远,所以国家方面就要加大对农学类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的投入,让农学类高等院校能够有和其它院校有共同竞争生源的机会,也能够让学校培养人才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国家对农学类院校的大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心态,改变他们对农学类专业的固定印象,让他们看到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能农业发展带来的辉煌前景,对从事农机方面的相关工作有了期待。有了专业人才的不断研究和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工程就能够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变得更加富裕,还可以让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大跨越。所以各相关部门应该抓紧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推广和建设,着重培养农业科技方面的相关人才,维持农机发展的生命力,只有保证了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农机的未来前景出更加辉煌,完成农业现代化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