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杂志社!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投稿须知 杂志封面 在线投稿 作者留言 联系我们
《农业开发与装备》官网邮箱:nykf@vip.163.com ,欢迎投稿!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主  编 陈巧敏
副  社 胡进鑫
主  任 李 丹
投稿邮箱 nykf@vip.163.com
咨询电话 010-51459908 025-84346221
社  址 南京玄武区柳营100号
刊  号 ISSN1673-9205
     CN32-1779/TH
邮政代号 28-284

技术推广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推广

果蔗套种黄豆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分析

已阅:928

朱继飞,何海碧,谢田发

(桂林市阳朔县农业农村局,广西桂林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果蔗套种黄豆的种植发展模式以食用果蔗为基础,培育短期黄豆作物的生产方式,可增加单位土地产量与复种指数。分析果蔗品种的选择,阐述果蔗套种黄豆的栽培与培育技术的应用与生产实践,并对果蔗与黄豆套种的生产效益进行探究,以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果蔗;黄豆;套种栽培技术

引言

果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经济作物,由于该作物的生产周期较长,为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与生产效益,阳朔县区域内积极推广果蔗套种黄豆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增加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果蔗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果蔗和黄豆套种技术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果蔗的发展与品种选择

果蔗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一种供鲜食的水果型甘蔗,其特点是多汁清甜、肥嫩爽口,可生食,也可榨汁作饮料。果蔗的品种分类主要有两种,即黄皮果蔗和黑皮果蔗。20世纪80年代初阳朔县引进黑皮果蔗,并迅速推广,至2018年阳朔全县黑皮果蔗种植面积发展到418 hm2,总产达37 982 t

根据桂林市阳朔县本地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结合当地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在果蔗套种黄豆栽培技术的应用中,选择生长期在180天以上,增产潜力大,抗逆能力强的黑皮果蔗品种种植。经过多年种植实践,桂林阳朔县主要选择广东、广西玉林及桂港的黑皮果蔗品种,并通过本地提纯进行大面积的种植。黄豆品种选择生长期在90天左右,早熟高产、植株紧凑、笔直且矮小的早熟品种。

土地选择与基肥施用

2.1  土地选择

果蔗与黄豆在种植前,应对土地进行科学化的选取与整理,土地种植条件应以土壤土质的疏松肥沃为主,且土壤PH值应偏向微酸性。2002年前后,随着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阳朔黑皮果蔗发展迅速,从早期的旱地种植逐步发展为水田种植。

2.2  重施基肥

2月上旬以前,将土地耕翻整平,种植前亩撒施1 000 kg的腐熟猪牛粪,田块四周开深40 cm的排水沟,整地起厢,厢宽2.42.6 m,沟宽4050 cm,沟深2030 cm。每条种植厢两侧距离1.5 m开两条47 cm深,15 cm宽的果蔗种植沟,在种植沟中撒施腐熟粪肥500 kg/667m2,优质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667m2,磷肥20 kg/667m2。肥料与周边土壤混匀,避免化肥直接接触蔗种灼伤蔗芽。

种植时间与技术

3.1  播种时间

根据种植周期,结合本地区种植习惯,阳朔县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气温恒定在10℃以上时,进行黑皮果蔗的种植。黄豆的种植时间要晚于果蔗,一般选择在3月中下旬播种。

3.2  播种技术

果蔗下种时,每个蔗种留2个芽节,蔗种水平排放入种植沟中,盖上12 cm薄土保温保湿,种植株距为2535 cm2 0002 500/667m2蔗种,每条蔗种2芽。蔗种用2%石灰水或0.1%高锰酸钾消毒,漂洗晾干后才种植。并覆盖进行地膜,以提高地表温度,促进甘蔗和黄豆农作物的早生快发。然后在两条果蔗种植行中间开一条浅沟,沟中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300 kg/667m2,磷肥2030 kg/667m2,种植黄豆,每穴点种2粒,株距2535 cm,盖上薄土。若在早春时节进行提早播种,可进行双层覆盖,并加强田间管理技术,确保果蔗及黄豆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健康成长,待气温回暖时,且长期保持在20℃以上,可揭开地膜。

果蔗与黄豆的田间管理

4.1  水分管理

生长前期,果蔗根系不够发达,遇久晴无雨的天气,应及时补充水分,灌水以不淹过种蔗厢为宜即半沟水,并及时排水。由于积水不利于黄豆根瘤菌形成,遇多雨天气,要注意排水。生长后期,植株株体壮大,生长旺壮,需水量增大,应长期保持种植厢湿润为宜,及时补充植株生长所需水分,尽量避免白土现象的发生。采收前期,适当控制水分,有利于糖分积累,提高果蔗品质。

4.2  幼苗管理

果蔗苗期生长中主要有补苗、间苗与定苗及破膜工作及病虫灾害的防治。果蔗下种后2025天,当蔗芽长出地面并托起地膜时,用利器把地膜划十字形进行破口,洞口的大小以蔗苗能穿过膜为宜。地温恒定在25℃以上,蔗苗长出46叶后可以揭膜。尤其注意,地温超过35℃时一定要揭膜、破膜,避免高温灼伤株体。

4.3  及时追肥

果蔗破膜生长后,淋施一次稀粪水加1%尿素液,促壮苗、多苗;揭膜后,结合除草进行追肥,撒施40 kg/667m2的优质复合肥、磷肥30 kg/667m2和尿素10 kg/667m2。同时进行小培土,避免蔗种外露,防倒伏。

黄豆追肥则视苗情而定,严格控制氮肥用量,一般用量为45%三元复合肥,4050 kg/667m2;当果蔗生长到911叶时,黄豆开始黄熟并采收后,在黄豆原种植行开一条工作沟,结合秸秆还田进行果蔗的第二次培土,在施用尿素10 kg/667m2、磷肥20 kg/667m2和硫酸钾复合肥10 kg/667m21416叶龄,蔗茎长度30 cm以后,每间隔1015天,淋施一次1%的尿素液或撒施30 kg/667m2的碳铵,磷肥15 kg/667m2,连施34次;1922叶时,蔗茎长度达80 cm左右淋施一次麸粪水(忌用含氯粪尿),间隔1020天后再淋施一次麸粪水,提高果蔗品质,增加甜度。

4.4  科学留苗

破膜后,果蔗长出46片叶时开始间苗定苗,间除病虫苗、弱苗和末班苗,每根蔗种仅留23苗,保留4 0005 000/667m2。黄豆苗破土后要及时查苗补苗,清除弱苗、病虫苗,间除过密苗,补上漏苗,为黄豆增产打下基础。

4.5  适时剥叶

果蔗生长到12叶以后开始剥叶,剥除病残叶、衰败叶。当叶鞘与蔗茎松离后,即可剥叶,原则上保留10片左右功能叶为宜。留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消耗有机养份。剥叶过早,留叶过少,则影响有机养份的累积,影响蔗茎的伸长与长粗。

4.6  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在黄豆初花前710天喷施一次600倍的多效唑和0.1%的硼砂混合液,初花期再喷施一次硼肥,促进结夹饱满,以达黄豆高产稳产。果蔗生长到16叶以后,茎高30 cm,每隔1012天在上午喷施一次2050PPM的赤霉素液,连续喷施46次,促进蔗茎均匀伸长,提高果蔗产量和品质等各项指标。

后期管理与采收

果蔗和黄豆的套种,主要以后期果蔗管理为重点,抓好果蔗拔节期管理、追肥、病虫害的防治及采收工作。6月份以后,黄豆老叶已大量转色脱落,豆荚80%转黄变褐色时即采收上市。此时,果蔗开始拔节并逐渐进入伸长期,果蔗的茎部也开始长粗,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为获得优质高产的果蔗商品。应及时加大追肥力度,为果蔗的伸长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黄豆收获后,将其的枝叶进行还田处理,将黄豆的根茎覆盖在果蔗的根系部位,同时施用麸肥和复合肥,并覆盖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果蔗套种黄豆栽培生产技术的高效合理应用,以此保证增产与增收。11月上中旬,蔗茎生长基本停止,叶色变淡,果蔗可采收。早春提早播种的果蔗可适当提早采收上市。

果蔗与黄豆套种实践效益

6.1  社会效益

本套种栽培技术实施于桂林阳朔县福利镇枫林村一带,其土地宽阔,气候适宜,是广西区最大的黑皮果蔗种植基地之一,2019年该示范基地获得广西壮族自治级黑皮果蔗核心示范区。该项目示范成功对提高阳朔黑皮果蔗知名度,扩大桂林阳朔县对社会经济影响力,带动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6.2  经济效益

套种栽培实施面积66.7 hm2,通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2018年产量测定,平均增收果蔗232.3 kg/667m2,黄豆平均产42.8 kg/667m2,平均增收经济收入450/667m2。应用果蔗套种早熟黄豆不但增收了黄豆,而且黑皮果蔗产量不受影响,还略有增加。通过技术示范,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直接增加了农业收入。

2018套种高效栽培实验果蔗产量验收情况表

实验点

测产面积(m2

产量(kg

有效茎(节)

单茎重(kg

果蔗产(kg/667m2

黄豆产(kg/667m2

备注

1

22

271

156

1.74

8 211.3

8170.9(平均)

44.5

42.8

(平均)

 

2

22

289

151

1.86

8 514.3

41.8

 

3

22

257

145

1.77

7 787.1

42.1

 

对照

22

262

158

1.66

7 938.6

 

6.3  市场前景

推广应用该技术,实现黄豆作物的生物固氮作用,减少了果蔗生产氮肥投入量;应用该套种技术,直接增收了间作作物,增加了单位面积农业产量,降低了果蔗生产成本,增加了我县果蔗的市场竞争力,产品不但销往桂林市及各县城,还远销广东、湖南、贵州等省份。扩宽了我县,乃至桂林、广西区黑皮果蔗种植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科学的间套作技术,充分利用了作物生长空间的光合互补作用;借助黄豆枝叶对地面的覆盖,防止杂草丛生,减少水土流失;豆类固氮减少氮肥施用。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与科学生产,实现“果蔗+黄豆”复合种植模式,单位面积产量得到稳步提升,对区域内农业生产与种植技术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套种模式的应用,保证和提高了蔗农经济效益,对提高区域内土地的复种指数与生产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