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合军,张海燕
(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河北乐亭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芹菜种植因技术简单,种植效益高,而被本地人看作是发家致富的好路径。本着确保芹菜优产、高产、稳产的效益初衷,从种植时间、种植方法、苗床管理、整土施肥、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就优化芹菜种植技术做要点阐述。同时,在病虫害防治环节,着重介绍本地流行病害中危害最大的叶斑病,就此病的流行症状、传播途径及其预控、防治措施做要点阐述,对提升芹菜种植效益,实现芹菜高产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芹菜;栽培技术;叶斑病;防控技术
1 前言
芹菜耐凉喜冷,是民众普遍喜爱的蔬菜之一。同时,由于该菜种种植简单,获得效益产出高,也逐渐成为河北菜农喜栽作物之一。本着优产高产的初衷,文章就优化的栽培技术要点一一阐述,同时就重点病害之一的叶斑病的防控做系统行参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芹菜栽培技术
2.1 种植时间
栽种时间视本地时令情况而定。在河北地界,露天种植的话,春芹菜一般3~4月份定植,夏芹菜一般6~7月份定植,秋芹菜一般8~9月上旬定植。由于夏季多雨,死苗率高,产量低,夏芹菜种植面积不大。
2.2 种植方法
2.2.1 播种育苗。准备苗床,芹菜喜冷凉气候,选种的苗床。要求: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质肥沃、适合阴凉处。播种前,深翻配施100 kg石灰,用于烧晒过白。
2.2.2 整体做畦。做畦宽1 m,基肥用人畜粪,每次2 000 kg。同时,在整地过程中,加入1 kg的呋喃丹,用于杀灭蚯蚓。
2.2.3 浸种催芽。良种装布袋内,经长绳吊深入深井,浸泡48 h后悬吊离水面0.5 m处,经3~4天催芽,有80%出芽可安排播种。条件不允许的,冷餐柜替代后期的催芽。
2.2.4 控制好播种量,合适的栽种密度,是实现高产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每亩大田需用种500
g,每亩苗床可用芹菜种2 kg。播种同时,需将催芽的良种与老糠灰或干细土混拌,注意播种均匀播撒。播种后,注意轻拍畦面,而后选喷壶浇水。冬季栽种,需要覆盖拱棚。夏季栽种,需用遮阳网,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3 苗床管理
通常傍晚对苗床浇水,干旱季节,早晚各苗床浇水1次。待齐苗后,严格追肥。追肥用清粪水,每周施1次。期间,做好防蚜虫准备。
2.4 整土施肥
高产出的地块,应选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强的砂壤土,每亩撤施生石灰150 kg深翻入土,烤晒过白,整成宽1.67 m左右畦土。每亩施菜枯100 kg,人畜粪200 kg,尿素20 kg,磷肥40~50 kg,钾肥10~15 kg,浅翻入土内,整平整细,闲置4~5天即可定植[1]。
2.5 定植管理
当苗龄在50~60天,此时苗高12~15 cm,可以扯苗定植。通常扯苗前3~4 h,注意浇水浸润苗床。在扯苗时,要喷施1次杀虫药。株苗定植,控制行距16~26
cm,控制丛距1 cm,每丛控制在4~5株,一般边定植边浇水[2]。
2.6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应勤施粪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封行前,浅中耕2~3次。在高温干旱季节,生长前期应在大棚上或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者搭架盖毛串遮阴。特别干旱时,可于早晚水温较低时引水沟灌,切忌水满上厢面,厢上湿润后应急速将水排出,保持芹菜的正常生长。
3 芹菜叶斑病防治
3.1 症状
此病又称早疫病、斑点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惨重,严重时可减产50%之多。此病危害部位集中在叶片处,也有危害叶柄或茎叶的可能。
3.2 受害部位典型症状
叶缘先发病,后期蔓延整叶。病斑早期为黄绿色小水渍状,后期慢慢扩展成不规则的灰褐色坏死斑。病症受湿度影响大,后期形成大的灰白色霉层。严重时,可造成叶面枯黄致死。
3.3 叶斑病的传播途径
此病致病菌源为菌丝状,通过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待到来年的春季,条件适宜时,开始自表皮或气孔内侵形成感染。此外,致病菌有通过风雨、农具、农事操作等传播的可能,形成的带菌种子能长距离传播。
3.4 预防措施
早期播种,用48℃温水浸种,经半个小时处理后,捞出晾晒播种。
改善田间管理,谨忌大水漫灌。发现病害后,控制用水量。棚内种植环境中,注意适时通风去湿。做好控温管理,白天15℃~20℃间,夜间10℃~15℃间,避免形成叶霜,对控制此病病害效果不错[3]。
发现患病症状,及时摘除病叶,将其带出销毁、深埋,控制病害蔓延。
3.5 治疗措施
此病流行初期,用2%农抗120水剂,每次150倍液喷施,1周1次,连续用3~4次。或者,用3.3%特科多烟剂,每次50 g,熏烟处理,效果同样不错。
在发病初期选择晴天喷药,常用药剂有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任选其一,每隔7天防治1次,共防治3~4次。棚室栽培,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剂1
kg,或45%百菌清烟剂200 g熏烟,每隔9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或交替施用2~3次[4]。
6 总结
总之,芹菜种植技术简单,种植效益较高,在河北本地有着广阔的种植市场,是民众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但是,要在同栽种环境中获得高产量产出,一些关键性的种植技术环节应格外注意。比如:栽种时间,要严格时令种植,尽量不要选在夏季;早期培育好壮苗,整理好苗床,控制育苗密度,为高产产出奠定基础;定植要在苗龄50~60天,苗高12~15 cm时;移栽后,加强田间管理,优化农艺栽种技术,为高产产出改善田间环境。
此外,不能忽视病虫害的防治。本地流行病害中叶斑病的危害最大,严重时可减产50%之多。病害集中在叶柄、茎叶等处,提前做好预控与防治措施,对提升种植效益、实现高产意义显著。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