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霞1,徐雅静2
(1.承德县气象局,河北承德 ;
2.兴隆县气象局,河北承德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也在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水稻种植已然发展成为我国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趋势愈发明显,以及雨水量的不规律,导致水稻在栽培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水量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接下来,将重点分析气候变化对承德地区水稻灌溉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帮助承德地区水稻产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气候;水稻;灌溉需水量;研究
0 引言
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有效的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水稻栽培的各个阶段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水稻栽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环境和气候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我国水稻栽培管理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尤其是,在雨季不规律的情况下,承德地区水稻灌溉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是出现水量供需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为此,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本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为水稻灌溉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1 分析承德地区节水灌溉现状
1.1 承德地区地理信息
承德位于我国河北省东北部,全市地貌可分为坝上高原和山地两个类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下降,海拔高度200~1 200 m,最高峰雾灵山2 118
m,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南北差异明显,气象要素呈立体分布。水稻种植区域主要位于承德市中南部,属于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变化剧烈,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和局部气候差异明显,多气象灾害等特点。近年来,在全球气候背景的影响下,承德地区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水稻灌溉管理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1.2 节水灌溉
承德地区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面临着水源分布不均衡、气候复杂、土壤条件差异大等情况。而且,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局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以及雨季的不平衡,导致承德地区水稻灌溉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对当前承德地区现有的主要节水灌溉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当前,承德地区主要采取的是间接性灌水节水灌溉,打破了传统灌溉方式的限制,克服了有水自由灌,缺水就要晒干,以及靠天收的思维。这种新的灌溉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调配用水,有效发挥间断性灌水技术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水稻栽培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更好的减少气候变化对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需要相关负责人能够在现有的灌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灌溉管理模式,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2 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水稻灌溉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水量供需不平衡。承德地区近年来气候变化较为明显,天气气候异常事件频发,这便给灌溉管理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尤其是在夏季阶段,气温偏高,降水又主要以分布不均的雷阵雨为主,易出现持续的高温、阶段性干旱与局地洪涝等极端天气,进而使得水稻种植田间出现严重的缺水或者积水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况的出现,都不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导致当地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水稻灌溉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 灌溉方式缺乏灵活性。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水稻灌溉管理工作,确保灌溉方式能够具备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气候的变化。但是,就当前实际发展情况而言,灌溉方式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在雨季阶段未能很好的将雨水进行储备,反而导致雨水积留在农田,导致土壤肥力的流失。另一方面,在旱季时,灌溉系统未能很好的控制农田灌溉用水量,导致需水和供水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灌溉方式缺乏灵活性引起的。
2.2.2 灌溉管理人员自身存在局限性。在进行水稻灌溉水量管理工程中,需要多方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导致灌溉管理在进行信息收集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进而给灌溉管理工作计划的设定提供了错误信息,引起水稻需水与供水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在与农户进行合作时未能做好衔接工作,一旦遇到天气变化时很难将灌溉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而导致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水稻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
3
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提高水稻灌溉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农业事业的关注也随之提高。对农业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用水量的分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水稻栽培工作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能够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努力完善气候监管以及节水灌溉系统管理,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为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1
完善节水灌溉体系
近年来,全国各地气候异常多变,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使得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我国河北承德地区进一步加强对水稻灌溉工作的管理,其中,首要的工作任务便是完善节水灌溉体系,尤其是在气候多变的阶段,气温和降水量都会对水稻的灌溉用水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节水灌溉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灵活应对气候变化,在多雨季节可以利用排水系统及时将田间积水进行处理,同时将部分雨水储备起来,以供旱季时期使用,确保水稻需水和供水工作能够保持平衡。
3.2 构建完善的农业气候监管体系
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灌溉用水量方面。时常会出现雨水和供水不平衡的现象。为了从根本之处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气候监管体系的管理,要求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气候预报,向水稻栽培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方面其在进行灌溉工作时合理的分配水量,进一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为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做出贡献。除此之外,农业气候监管工作并非是一个单一的个体,需要与农业生产建立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水稻灌溉水量的分配方面,要求气候监管与水稻灌溉做好衔接工作,能够保证农业气候信息的畅通,并为灌溉设计提供必要的支持。
3.3
建立专业灌溉管理团队
为了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对水稻灌溉工作的影响,就必须发挥专业灌溉团队的作用。并将节水灌溉落实到农事管理工作当中。同时,在对农业灌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对工作人员农业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还要将气候监管理念进行有效的渗透。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初期认识到气候变化与农业灌溉工作的联系,并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组,建立专业的农业灌溉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影响力将节水灌溉理念进行更大范围内的推广。除此之外,农业灌溉团队在发挥自身技术水平优势时,还要做好模范作用,给农民群众做好示范,帮助他们更深层次的感受到气候变化对灌溉工作的影响,进而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灌溉水量的分配。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承德地区水稻灌溉需水量不断的发生变化,且时常会出现需水量与供水量不平衡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气候预报、节水灌溉等系统的管理,确保气候信息与灌溉信息保持畅通,有效提高灌溉管理水平,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都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增加当地的农业收入,改善农户生活,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