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敏
(邢台市临西县农业农村局,河北邢台 农业技术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上食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小麦的市场需求逐渐高升,这为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不错的契机。在实现小麦种植高产、优产方面,注意发现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针对性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建议很有必要。由此而展开,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机械化深翻技术,注意改善耕种地质量;综合各因素明确播种量,实现亩产的优产、高产;控制好不同时期浇水量,保证小麦生长的用水需求;提前做好防冻害工作,确保小麦能顺利越冬等问题解决措施和建议,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麦;栽培管理;解决措施
1 前言
为使河北省小麦实现绿色高效高产,应积极组织小麦绿色高效高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示范开展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做到科学管理,分类指导,保证施肥科学,做到节种、节水、节肥以及节药的高效安全产生,优化小麦的栽培技术,使小麦能够实现增产增收、绿色高效。
2 小麦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耕作质量差,影响亩产小麦产量
当前,民众为提升小麦产出效益,控制亩耕作成本,不少喜欢用旋耕技术,但是该技术在达到深翻深耕上效果明显差很多。旋耕后的播种,一般会在浅土层。而且,长期用会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降低,播种小麦倒伏严重,严重影响亩产效益。
2.2 播种量过大、过小,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合适的播种量,是实现高产的前提。但是,实际播种过程中,有过多的情况,导致单位空间内麦苗拥挤,缺乏生长空间,减缓生长速度,影响小麦产出质量,增加病虫害感染几率。有过少的情况,导致断垄、少垄等情况,同样影响小苗亩产量。
2.3 浇水多少控制不当,导致干旱、冻害等频发
小麦需水量大,涉及到浇水的问题,无论是过多或者过少,都不能满足小麦种植实际需要,导致冻害、干旱等等,威胁到小麦的健康成长而影响到产量。
2.4 冻害问题的出现,威胁到小麦的高产效益
冻害的发生,常见越冬期、早春期。就诱因分析,与小麦品种抗寒能力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外,冬水浇晚,同样会加剧冻害。
3 解决小麦栽培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推广机械化深翻技术,注意改善耕种地质量
增加小麦种植产量,提升小麦种植效益,注意种植地机械化深翻很重要。期间,尽量少用旋耕技术,多用深翻效果好的农作机械,提升农作深翻深度和质量,同时注意耙细土壤以确保细化质量。
3.2 综合各因素明确播种量,实现亩产的优产、高产
具体播种量的多少,受到气候、水分、土壤、品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地域性 的差异,具体播种量没有统一尺度。同时,为避开霜冻、病虫害的影响,在地力、水土等允许的前提下,可酌情提前播种期。根据以往用种经验,大致播种量的多少可参照如下:沙质型土壤,播种量120~140 kg/hm2;粘土质土壤,播种量120~180 kg/hm2。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酌情延长播种期1~2天,适量增加用种量3.5
kg/hm2。
3.3 控制好不同时期浇水量,保证小麦生长的用水需求
小麦浇水工作很重要,为满足小麦生长用水,用水量的多少应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长势等情况而定。在河北本地,具体灌溉时间应稳定在平均日气温7℃~8℃时,结束在3℃~5℃夜冻昼融这一时期。本地冬水浇灌,一般选在立冬到小雪这段时间。具体用水量,应根据小麦不同生长期,选择不同的灌水量,控制好不同时期小麦的浇水量。
关于浇水时间的选择,注意:看田间墒情。土壤墒情不足,5~20 cm土层含水量沙土低于13%、壤土低于15%、粘土低于17%,或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即需进行冬冻,高于上述指标要缓灌或不灌;稻茬麦底层地湿墒足,地温偏低,不宜大水漫灌,以免麦苗发红、发黄,甚至死苗,可采取喷、窖灌或洒泼的方法,以利增温保苗。
注意:看苗情。小麦早茬旺苗一般底墒较好,可以缓灌或不灌,水灾、晚茬麦播种迟,冬前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单根独苗多,为了充分利用初冬冷暖间隙的有效积温,促进分蘖盘墩,除过于干旱的田块外,一般以不灌为佳,但可适当早浇返青水。
3.4 提前做好防冻害工作,确保小麦能顺利越冬
现阶段,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较突出的。在冻害处理的问题上,应注意:第一,培育壮苗。优化田间管理,针对性碾压、化控、深中耕等措施,以起到促根下生长、积累养分,实现促弱苗转壮苗。对晚播弱苗,可通过叶面喷肥、中耕松土等措施,以促壮苗。第二,适期冬灌。水热容量大,降温时会发出潜热,而起到保护小麦的作用。浇冬水,要在气温下降到5℃时。先浇旱田,再浇一般田,最后浇旺田。第三,壅土盖粪。俗话说的好“麦吃腊月土”,为此,越冬上冻前,通过划锄、松土、壅土等方式,均能起到御寒的目的。此外,晚播小麦配施暖苗肥、暖沟肥,每次2~3方。或者,秸秆覆盖,用350~400 kg/667m2。
4 总结
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河北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当前小麦种植管理来看,普遍存在土地耕作质量差、播种量控制不得力、浇水多少控制不当、冻害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小麦亩产的效益。对此,一方面,注意遴选耐抗品种,为高产优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注意优化田间农艺技术,通过推广机械化深翻、合理播种控量、严格不同期浇水、提前做好防冻害等工作,以确保小麦能顺利越冬,实现高产产出的目的。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