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杂志社!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期刊简介 栏目设置 投稿须知 杂志封面 在线投稿 作者留言 联系我们
《农业开发与装备》官网邮箱:nykf@vip.163.com ,欢迎投稿!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编辑出版 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社
主  编 陈巧敏
副  社 胡进鑫
主  任 李 丹
投稿邮箱 nykf@vip.163.com
咨询电话 010-51459908 025-84346221
社  址 南京玄武区柳营100号
刊  号 ISSN1673-9205
     CN32-1779/TH
邮政代号 28-284

农机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 农机管理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分析

已阅:2313

李采鸿

(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四平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但解放劳动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业发展步伐。农业机械化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对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和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技术应用;对策建议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和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增加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重要功能。针对农业机械化而言,其水平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带动来动生产效率增加,从而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可靠基础[1]。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不言而喻。对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对当前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

随着中国农业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工作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任务之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为一种必然。四平作为农业大市要实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更是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四平市农机基础底蕴悠久,在中国农机工业史上占据重要一席。当年响誉国内—四平联合收割机总厂就诞生在这块热土,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由毛主席亲自题名“东风”,畅销国内;四平人才优势明显,当年以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为领头羊的科研机构教学机构,更为四平农机率先发展注入活力。进入新时代,四平农机人更以饱满工作热情再出发再前行,经过不断努力,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农业机械总动力397.5kW,拖拉机保有量10.8万台,机动脱粒机20 067台,机播面积85.4hm2,机耕面积69.8hm2;中联重机、康达、东风、顺邦等企业壮大发展,谷王玉米收获机、康达免耕播种机等农机具国内外领先;保护性耕作技术稳居排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等先进技术80hm2次,梨树、伊通、双辽三个县成为全省黑土地保护试点,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等全省大型会议在四平召开。

站在全市角度来看,目前先进农业机械已经得到普及推广,适于本地区推广农机技术逐步成熟,进一步推广只是时间问题。下一步有一定难度推广普及的是山区适用农业机械,应该将农业机械研发、试验示范推广适当扩大到适合山区或者特殊地形作业的农业机械。在农业机械技术应用方面,要注意农业机械与农艺要高度融合发展,要保证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相辅相成,农业机械离开农艺技术就相当于废铜烂铁,其无法单独发挥作用。因此,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方面与农艺技术融合发展很关键,也是农业机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农机技术本身也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同时农机技术要跟上新时代发展脚步,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当前农业机械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客观来讲,四平农机人通过多年的努力与付出,农业机械化工作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必须正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机械化推广实力有待增强

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是保证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的关键,但是由于基层农机人员经常下乡到田、工作环境艰苦、工资收入较低和职称评聘困难等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和效率,农机推广队伍特别是乡镇农机推广人员流失较严重;另一方面,基层农机推广队伍结构不够优化,虽然这几年采取了有效措施,情况有一定好转,但部分人员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较严重、知识更新较慢、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要求等问题。

2.2  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四平农业机械化发展稳步推进,但是仍有部分县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这主要是与当地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部门推广能力以及农民接受能力等有一定关系。总的来说,农业发展会刺激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很多地域确实有很多限制因素影响。比如,山区和半山区等区域内推广农业机械就比较困难,农业机械不是所有地域都适用,同时部分地区农民朋友对于农业机械接受能力有限也是客观存在。这也看出,农机推广工作有序开展,不仅需要农业机械化部门自身努力,还需要农民朋友积极配合。

2.3  部分县区对农业机械化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农机技术顺利推广、农机购置补贴等全面实施。但是个别农机部门存在着一心搞业务、向上反馈农机发展实情不够及时准确,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机事业发展;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农机事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等等,这些实际问题都应引起人们足够思考。

农业机械化工作发展路径分析

    面对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农机工作者感到肩负的责任更重了。要积极寻找解决对策,认真研究探讨,争取尽快解决问题,促进四平市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3.1  加强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推广实力

加快优化基层农技人员结构的同时,依托基层农技体系项目,采取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农机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四平市基层农机人才推广服务能力。建议加大农机人才政策支持,提升基层农机人员待遇,让现有人才留得住、安心工作;打通基层农机技术人才招录绿色通道,选拔一批真才实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吸引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基层一线的队伍,逐步壮大基层人才队伍力量。 

3.2  深化改革,激发农业机械化创新活力

落实好中央及省市一系列放活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积极发挥行业参谋助手作用,向上及时反馈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和对策建议,争取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活力,积极破解改革后基层站所撤并难题,探索新时期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方式,试探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推广相互融合的服务机制。坚持政府农机推广服务队伍主导、主体作用和公益职能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机推广服务。创新农机推广方法手段,将农机推广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延伸。将农机推广服务与增强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推广服务效率和效益。

3.3  创新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广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模式,促进与国内省内农机专家、农机专业人才联合,加快农业机械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工艺水平,加快先进、成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普及工作,着力解决农业机械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致富能人优势发挥,采取“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农机致富能人+农机户”模式,扩大先进农业机械及其配套的先进技术范辐射面,加大培养卢伟、韩凤香等一批优秀带头人,推动黑土地保护、绿色植保、全程农机化等先进适用农机技术深化推广应用。

3.4  加大宣传,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氛围

在电视台、报刊、公众号等开设农机专栏,及时为农民答疑解惑。指导农民运用12316新农村热线等平台、收听收看科普节目,掌握农机最新动态,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农户,采取现场演示、进村指导、对比试验、能人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农机大户学习新技术,使农民真正掌握农机先进技术,农机手更加熟练操作,促进农机技术快速得以推广。

结语

四平正处于现代农业关键转变时期。随着四平市上下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来重视,农业各领域对农业机械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级农机部门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措施手段越来越着实,有理由相信四平农业机械化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