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朝霞
(黑龙江省蚕峰技术指导总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是通过应用玉米各单项高产技术,主攻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产出率的玉米综合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为进一步增加玉米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玉米总产量登上新台阶,黑龙江省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集成玉米各单项高产技术,主攻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品质,提高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产出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科学选茬整地,创造高产土壤环境
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肥力较高的茬口作前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从而破坏玉米病原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减轻病虫害发生,使各作物生长发育及土壤状况进入良性循环。秋季用大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旋耕机结合施用底肥进行秋整地,达到待播状态。秋季深松整地能蓄水保墒、防涝抗旱、提高地温、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创造玉米高产土壤环境。
2 精选良种,保证品种高产潜力
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抗逆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播种前进行试芽和晒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种皮的透气性及杀死种皮表面的病菌。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播种前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1︰70比例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3 测土配方施肥,保证高产营养供应
依据玉米生长规律、需肥特点及地力营养状况,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科学搭配,底肥、种肥、追肥合理运用,磷钾肥的2/3、尿素的1/6做底肥,播种时施入磷钾肥的1/3、尿素的1/6做种肥,尿素的2/3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保证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各阶段的营养需求,为创建玉米高产提供营养保障。
4 适时播种密植,创建最佳高产基础
当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播种时根据土壤温度、土壤墒情、品种特性等因素,按先岗地,后洼地;先沙质壤土,后黏重土壤的顺序进行适时播种。而且玉米是独棵单穗作物,穗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根据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生产水平、地力等因素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
依据土壤质地、墒情状况和种子拱土能力等因素确定播种深度。播深一般在3~6cm之间。在土壤黏重、墒情好、种子拱土能力差的条件下,播浅些,3~4cm;在土壤质地疏松、墒情不好、种子拱土能力强时,播深些,4~6cm。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及时镇压。
5 科学田间管理,保证高产生长环境
5.1 查田补栽
全苗是玉米高产的基础,出苗前及时检查玉米发芽情况,如果发现粉种、烂芽,及时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如果缺苗,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在玉米3~4片叶时,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5.2 中耕除草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蹚一犁。根据春季当地气候条件,如果适于中耕,则头遍铲蹚后,每隔10d铲蹚一次,做到三铲三蹚,达到放寒、增温、松土、促根、灭草目的,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促早熟。
5.3 化学除草
主要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防除禾本科杂草选用50%乙草胺每公顷2250~3000ml,或90%禾耐斯1400~1900ml,或72%异丙草胺每公顷2250~3750ml。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地块选用72%都尔每公顷1500~2000ml加50%甲草嗪每公顷400~500g或50%安威乳油(乙草胺加嗪草酮),在玉米播后3~5d、杂草未出土时,每公顷3750~4500ml或75%百农思每公顷120~150g加50%乙草胺每公顷1950ml。每公顷用药量均对水400~600kg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5.4
虫害防治
当百株玉米有活玉米螟80头时,达到防治指标,进行防治。每公顷用3.5%锐丹乳油225ml,拌细砂150kg,每株撒放2.5~3g,或每公顷用 3.5%锐丹乳油225ml加水150kg,灌矿泉水瓶内,盖上盖扎成小眼,每株2~3ml,在玉米株高1.5m时施入,防治玉米螟。
5.5 促控管理
根据玉米田间长势,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若玉米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喷施化控剂适当化控;若玉米植株营养生长不良,喷施叶面肥促进生长。缺锌地块,用0.2%的硫酸锌溶液,在苗期喷施1~2次;缺磷地块,早期开沟追施过磷酸钙225kg/hm2,或于玉米拔节期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kg加尿素4.5kg,对水450kg,溶解后叶面喷施,维持后期叶片功能,补充营养,提高抗逆性。
6 适时晚收,降水提质,保证高产优质
8月中旬及时放秋垄拿大草,进行隔行去雄,及早去掉多余的小穗。于玉米蜡熟末期站秆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促进玉米籽粒降水,争取适时晚收。收获后的玉米进行晾晒,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烘干。籽粒含水量达到20%时脱粒,高于20%的上冻后脱粒。
|